返回

业界新闻

李剑:给文物“治病”的年轻人

2016年04月13日
  文物修复的手艺如果从中国古代的士农工商中的“工”算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文物修复师常常是隐居幕后,默默耕耘,不为外界所知,但近日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热播,却让文物修复师红遍大江南北。在海南省博物馆,也有同样一位从事文物修复的年轻人——李剑,这位90后的西北小伙子,在文物修复的行当里默默耕耘,自得其乐。

  学艺从擦桌子扫地开始

  1992年出生的李剑家乡在甘肃陇南,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之地,境内和周边有很多文化遗存,境内的礼县是秦宫故地。

  因为家在矿区,李剑从小就爱好收集一些好看的石头,上初中时他对历史最感兴趣,同龄人都在玩电子游戏,他却喜欢收集邮票和纸币,父母和亲戚的一些老证书老证券也被他悉数收入囊中。

  等到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李剑选择了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当时班里20多个同学,大多都有相关的家庭背景,有的父母就是收藏家、书法家、文物修复师,像他这样完全凭兴趣去学这个专业的很少。“我爸爸和姥爷都是工程师,希望我能够学习与工程勘探相关的专业,因此一开始家里也不太同意我去学这行。”

  在入学后,李剑发现一个师兄下课后总是喜欢呆在工作室里埋头修复文物,他们几个新入学的同学觉得新鲜,经常去瞧热闹,去得勤了,慢慢地开始打打下手。李剑的兴趣也发生了转变,从鉴定转到了修复上面,觉得能够学习和传承一份手艺更加有意义。

  李剑主攻的方向是书画装裱和修复、古籍装帧和修复,他说自己比较笨,学什么都慢一点,刚开始刷纸总是出问题,课后就多练。曾经为了练拓印,他把自己关在房间拓了一个通宵,后来又接触了陶瓷修复。因为勤奋好学,老师经常给他开小灶,大一的时候他已经着手修复真实的文物了。

  等到大二上学期,学校开设大师工作室,即由博物馆退休的修复老专家开办工作室,采取师承制方法教学。当时有几位老师傅分别挑选了两三个学生,李剑被挑到书画修复组,“入门第一堂课是先学习擦桌子扫地,老师说你们如果连擦桌子的活都做不好,还是不要干修复这一行了。”

  师承制的教学非常严格,但老师告诉李剑他们,自己当年做学徒的不易,相比之下他们这帮后生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严格归严格,李剑说,这些老专家们毫无保留地把近四十多年积累的文物修复本领倾囊而授,引领他走进文物修复的广阔天地。特别是老师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更是让他受益匪浅,“大热天中午,我们年轻人都想睡个午觉,70多岁老人就坐在那里守着刚刚上墙的古画,不断喷水保湿,没有一丝懈怠。”

  曾用3个多月复原粘成一团的画

  在校期间李剑就参与了明汲古阁版《剑南诗稿》等明清古籍的修复,整理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一批近现代中医古籍,参加了钱学森图书馆钱学森私人信笺、藏书、中英文手稿的仿真复制,参加上海测绘院古地图修复等工作。他还考取了古文献修复中级证书和书画装裱工中级证书。

  此外,他还多次到上海金山区博物馆、甘肃康县博物馆等单位进行拓片制作,修复了宋磁州窑瓷枕、红山文化陶罐、三彩陶俑等,复制了唐三彩女俑等文物,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2013年5月,李剑进入海南省博物馆工作,在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工作,主要进行修复工作,和同事们一起保护修复了华光礁I号出水陶瓷器1000余件,铁器100余件,以及馆藏铁炮、陶俑、画像砖等文物,此外还帮助三亚、保亭等市县博物馆修复陶瓷器、石器等。

  李剑给记者看了一些他修复的作品前后对比照片,他特别提起其中一副清代的水陆画。李剑说这幅画虽然经济价值不高,但却使他记忆非常深刻,不仅是因为这是他独立修复的第一件书画作品,更因为画送来的时候太过残破,已经粘成一团,他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一点点复原。

  李剑说这正是他爱好这一行的原因,修复完成后的那种成就感不是用言语能形容的。每件修复完的作品他都会拍照留念,没人的时候自己拿出来看看,心里会很高兴。想着它们曾经只是历史的碎片,湮没在时间的洪流里无人问津,而如今经由己手使得它们恢复往昔旧颜,苦点累点也就释然了。

  李剑工作的时候很认真,特别是修书画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出,他说你叹口气,可能一片小纸片就飘走了。修复古籍字画,真是片纸只字都不能丢,如果丢了一小点纸屑,上面正好有关键的一个点,那个字就变了,前后文的意思也发生了改变,古籍的学术价值也就破坏掉了。老一辈的人修古籍讲究描栏补字,也就是把缺损的栏线用笔船重新画上,把亡佚的字考证出来用相同字体再写回去,但现在修复理念不断进步,讲究修旧如旧,这件事情也就渐渐没人做了,文物修复只能是尽最大程度复原,而不是去创造。

  李剑来海南后主要是做华光礁I号出水瓷器、铁器和船板的保护修复工作,也为其他单位修复了一些地契、地图,参加了图书馆举办的文化遗产日古籍修复的展示活动,教授读者如何做古籍线装书,他性格本就沉静,干这一行后就更爱静了。“做文物修复就需要静下心来,不能躁,很多老师傅都是默默无闻在博物馆干了一辈子。”

  传承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

  李剑说自己是幸运的,当初班上有二十几个同学,现在还从事这个行业的只有四五个,能留在这个行业,从事喜欢的文物修复工作,他自己感到很满足。“文物修复师就是文物医生,我们的工作就是给文物‘看病’,治好文物的疑难杂症,挽救濒危的文物。”

  据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三千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接近两成属于损毁严重。而国内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就两千多人。文物修复最大特点就是“慢工出细活”,耗时数年修复完成一件文物的例子,比比皆是。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詹长法估算,“以现有人员规模,要修复全部受损文物需要上千年”,这还不包括修复过程中,又产生新的待修品。

  我国文物修复行业长期存在着后继乏人、传统工艺濒临失传,其原因是文物修复工作复杂、待遇低、较枯燥;同时文物修复耗时长久,社会认可度不高,参评职称有一定限制,导致很多工作人员不愿从事此项工作。2015年11月初,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出版发行,文物修复师编入其中,也算是为这一职业真正定了名。

  据介绍,很多老师傅都是在博物馆默默无闻干了一辈子,没有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跟外界的交流更多一些。很多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年轻人在网上开了微博、微信公众号,普及一些文物修复的知识,向外界展示这个行业。借着网络自媒体的东风,古老的行业开始有了新的变化,褪去神秘的外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了解文物修复。李剑说:“我们年轻一代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这些传统技术。”

  在李剑眼里,很多老师傅已经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有一种坚守的精神在那里。他也希望自己一辈子能这么生活和工作,“用心去对待手中的每一件文物,拿起它的时候,这是跨越千年的对话,与器物产生共鸣,你会很沉静,内心会很满足。”

  李剑说,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他并不是把它当作一项工作,他觉得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种享受。沾上了文物修复,他准备就这样陷进去一辈子了。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