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常识

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

2017年05月18日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建筑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人说研究文字是可以作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切入点,我认为研究中国建筑也可以做为一个切入点。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行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斗栱也是地位、等级、身份的象征。山西的古建筑很多。对于斗栱的研究和值得考证的东西也很多。

  斗栱又称枓栱。是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特的支承构件,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斗是斗形木垫块,栱是弓形的短木,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两者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其功能是通过斗栱扩大节点处构件的接触面,改善节点受力情况,缩短所承托构件的净跨,并通过斗栱的层层出挑,支承建筑物的深远出檐。它是建筑物立柱与挑出的屋檐的一个过度。多用于柱顶、额枋、屋檐或构架间。只有在较重要的古建筑如宫殿、寺庙、以及其他高级建筑上才能安装斗栱。斗栱成为建筑等级的标志。斗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自身的演变和外观特征十分明显。各时代,各地区的建筑特征在斗栱上体现的也最为显著。

  斗栱的起源已难以考证,战国时期的铜器上就有斗栱的形象。汉代石阕、崖墓和墓葬画像石中所表现的建筑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栱的式样。已知最早一件表现建造的是“令”,约铸于西周成王,康王时期,器座四角有四柱,柱头有栌斗,栌斗间有横楣,楣上有矮柱,是后代成熟斗拱的雏形,这表明这种构件至迟在周代已经在建筑上使用了。另外在从西周到战国时的若干铜器装饰图案中可以看到柱上使用栌斗。到了汉朝,斗栱不仅见于各种文献中,东汉的石阕,崖墓以及明器,画像砖的建筑中期也可以看到斗栱的影子。这时斗栱的结构也是多方面的,既用于乘托屋檐,也用于乘托平座,同时也是建筑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据考古资料显示至迟在周朝初期已经有了在柱上安装坐斗承载横枋的做法。到了汉朝,成组斗栱已经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斗与栱的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东汉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当时不仅重要建筑中用到斗栱,一般的封建地主住宅中也用,当时斗栱多用于柱头和转角,补间铺作尚补多见。一直到三国时期,斗栱的发展已非常成熟,使用范围也相当广泛。斗栱结构有些在栌上置斗,有些则将栱身直接插入柱子或墙内,或在跳头上再置横拱一至二层,承托屋檐。斗栱的形制简朴,斗栱的组合以一斗二升最为普遍,一斗三升次之。从仿木造的汉石阕上看,斗栱做法比较原始,简单。仅在斗上伸出横拱,以承托檐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斗栱形式逐渐丰富起来。敦煌石窟的窟檐保存着几个单拱遗构。大同云岗石窟的第一窟和第九窟也有斗栱的形象,太原天龙山第十六窟前门有一斗三升之制和人字栱。栱头卷刹锯齿形卷瓣,人字栱的形制改变了北魏时期的直线而缓和成弧线。

  唐代是斗栱发展的重要时期,已有向外出跳的华栱,现存实物可以从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的唐代建筑中领略风采。南禅寺的斗栱用材大,三间殿宇的使用材约为宋代七间殿宇所规定的使用材,斗栱的高度几乎等于屋身高度之半,斗栱栱头上的卷瓣都是五瓣,卷瓣均向内幽页,这种做法近似于太原天龙山石窟的斗栱。唐代斗栱的形制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建筑技术的进步使斗栱造型趋于理性化和规范化。现存唐代建筑佛光寺内外柱头处和柱与柱之间都没有体型庞大的斗栱,尤其是外檐斗栱,充分体现了斗栱技术与艺术造型的纯熟程度,斗栱承挑着屋檐,在屋檐的衬托下浑厚壮丽的斗栱风姿得到完美的展现。从佛光寺的斗栱设置来看,斗栱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美,对建筑整体形象和寺庙空间结构的完美体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斗栱组成中出现了“昂”,即斗拱中向外伸挑出的斜向承托构件,一昂为悬杆,以斗栱为支点来承担前檐载荷,其前端支撑屋檐重量,后尾压在大梁下起平衡作用,使出檐更深远,受力更合理。昂的主要作用是调整檐的高度,由于斗栱出跳级数的增加,建筑物的高度也随之增加,建筑物的比例会再次失去平衡。人们势必要寻找出跳多但不增加建筑物高度的办法,这样昂就产生了。

  随着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房屋的墙体普遍开始使用砖,房屋的出檐不再需要深远了,斗栱在屋檐下的支挑作用逐渐减少,斗栱的尺寸逐渐缩小,宋以后的建筑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一点。《营造法式》斗栱形制有一个详细的总结,其后斗栱的发展基本按照法式所规定的标准发展。

  宋、辽、金时代的斗栱高度存在着大小不一的现象,现存许多建筑实例可以见证。山西的应县木塔,斗栱与柱高之比仍然为1:2。然而与宋初所建的山西榆次的永寿寺雨华宫、太原晋祠圣母殿相比,斗栱显然已经缩小了,斗栱与柱高之间缩减的更明显。元代柱头之间使用了大小额枋和随梁柱,加强了梁架本身的整体性,斗栱不在起结构作用了,逐渐缩小为显示等级的装饰物。金元以后,斗拱偷心造已经绝迹,明代全部为计心造的做法。

  斗栱在中国古代使用了两千年之久,从简单的承托到起重要的结构支撑,再沦落为装饰性的构件,这就是建筑技术的进步。为了便于制造和施工,斗栱的式样越来越统一,斗栱构件的尺寸走向规范并形成一种单位,成为营造房屋和加工其他构件的基本尺度,因而古建筑的模数制成了,它的出现简化了建筑设计程序,并为估工估料,预制加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外在协调建筑物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和谐关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明清。

  明代木材资源的缺乏,导致建筑结构的变化。明代建筑不需要采用唐、宋时期那样大体量的斗栱来承重,小体量的斗栱是以满足建筑的结构之需,斗栱的体量缩小,导致其他结构作用降低和结构功能进一步退化,斗栱的设置只是适应营造制度和形式观念。观念的作用使斗栱的外观形态越来越受到重视。斗栱尺寸由硕大变为纤细,断面变小,高度降低,出跳减短,装饰性的意味越来越重朝着美学的方向发展。

  与前代相比,明代斗栱的各部件有明显的差别,柱头科和平身科相同,不随梁头宽度增大斗口。明代的昂和宋代的昂有着截然不同的形式。它仅是从翘明代建筑的斗栱出昂头,称之为假昂,昂背沿用了元代出现的“琴面昂”的形式。山西明代建筑出现的昂扁平而修长,斧砍犀利而洒脱,昂嘴截面呈底边大两边窄的。斜峰五边形。明代的昂和宋代的批竹昂也不同。明代的昂背有明显凸起的峰,昂的下皮扁平,昂的下垂和下一层的栱底平,出跳长度一般等于出跳栱的距离,昂尾下部和栱连接部分一般做花头子,或采用和栱下皮取平的形式,昂尾宽一般等于栱宽,昂尾截面高则为单材栱的高度,昂尾采用花头子等艺术形式做过渡性处理。明代昂的形式有多种,常用在观赏性较强的阁楼上,如万荣飞云楼的斗栱采用了如意昂头的形式。

  明代极力扭转元代出现的斜面斗栱做法,明代官方建筑不再使用斜栱,太原崇善寺栱可视为山西官方建筑的标准式样。但山西某些地方的建筑仍采用斜栱,主要用于当心间平身科,明代斗栱中三富云的透空花也很普遍。异型栱的应用同样如此,明代的斗栱形式在微弱的变化中发展。栱端下部的卷刹棱痕消失,成为圆形的曲线。斗是斗栱组群中的关键部件,斗口处的耳是咬合栱的关键部位,一般厚度在两厘米左右,它把单体的栱体咬合连接起来。使斗栱组成一个整体。

  明代斗栱中斗的下部起幽页。以便和斗底栱端模合,斗升的幽页。巴从宋、元时期的凹弧形演变为微弧形的,明中叶以后又出现观斜直线形,幽页面弧线成为判断明代建筑的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甚至七分之一,相反平身科增多。

  明代平身科大增,以明间为例,平身科的的设置最多达到九朵甚至十一朵,唐,宋时期疏朗的铺作设置早以荡然无存,斗栱的结构作用丧失了,原来起结构与装饰双重作用的斗栱只剩下一种装饰作用,虽然斗栱的简和繁是相对的,由于斗栱式样逐渐趋于统一,斗的构件尺寸不断规范化。明代斗栱在用材,制作方面较唐,宋大为简化,制作中实行高度标准化,定型化。省却了繁琐的计算,提高了工效,另一方面由于斗栱体量较唐,宋时的斗栱为小,构件组合紧凑,外观繁琐的斗栱由于整齐划一,反而比唐、宋时期的斗栱简单了,审美功能却增强了。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