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常识

古建筑修缮中油饰彩画贴金质量问题的分析

2017年07月19日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油饰彩画是保护及装饰建筑构件的一种独特方法,其等级严格,工艺完整、合理,做法变化多样,色彩丰富绚丽,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聪明才智。而贴金作为油饰彩画中一道重要的工艺,更是以它所用材料的价值及显著的装饰效果,衬托出建筑的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因此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当中,贴金质量的好坏极为关键,一旦出现问题便难于补救,不仅使装饰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对材料及人力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作为专业从事文物建筑修缮工程质量监督的文物工程监督站,在近几年来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对油饰彩画中的贴金质量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并实施控制,通过调查研究,在不断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当前工程中贴金质量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贴金工艺在油饰彩画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在古建筑油饰彩画中,贴金主要应用于彩画的图案之间,使之纹饰、线条及造型突出,增强了平面彩画的层次感及立体感,进而烘衬出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同时贴金还多应用于下架油饰中装修构件的外轮廓线及内部装饰部位,以突出其轮廓,使各部位界限分明。除此之外,贴金对建筑彩画等级的划分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各类彩画均以贴金量及贴金部位的多少来确定其等级,往往是贴金越多的彩画等级越高,例如旋子彩画就可分为金琢墨石碾玉彩画、烟琢墨石碾玉彩画、金线大点金彩画、墨线大点金彩画、金线小点金彩画、墨线小点金彩画、雅伍墨彩画及雄黄玉彩画等。 显而易见,贴金对古建筑油饰彩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在目前古建筑修缮工程中,对于贴金的作用及其应用却存在着一些不太合理的认识和做法,如对某些建筑中破损彩画进行修补处理时,过分强调对残存彩画的保留,即使所剩无几也仍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彩绘及贴金的补做,造成经修补后的彩画图案新旧对比鲜明,破坏了原彩画构图的整体性,即便是考虑到这一问题而进行的作旧处理,也仅是将补做部位颜色按旧有颜色进行调暗,而贴金部位由于其工艺要求及金本身的装饰效果,无法在施工中进行作旧处理,只能在贴金完成后再在其表面进行罩油使之失去金属的光泽,以浪费贴金的工艺及损失贴金的装饰效果为代价来满足作旧的要求,不但未能充分表现出所修缮建筑油饰彩画的价值,反而产生了画蛇添足、得不偿失的结果。贴金主要材料--金箔的质量 作为贴金的主要材料,金箔的质量是关系其成败的首要因索。在古建筑油饰彩画中所用金箔通常可分为库金及赤金两种,其中库金含金量为98%,又称九八金,其余2%为银及其他稀有材料,由于含金量高,色泽表现为纯金色,黄中透红,光彩夺目而又不失沉稳,化学成分稳定、耐氧化,不易受自然环 境变化的影响,色泽经久不变;赤金含金量为74%,其余26%为银等材料,又称为七四金,由于金含量相对于库金较小,故色泽黄中带白,对比库金色浅,但仍很光亮,化学成分较为稳定,延年程度比库金稍差,易受环境影响而光泽褪减,表面逐渐变暗。在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黄金受国家专项控制,那时古建修缮中所使用的金箔均需通过申请用金指标后才能从中国银行中购买得到,价格相对较高但波动不大,并且由于生产加工厂家较少,工艺稳定且不存在竞争,因此金箔的质量较为稳定、可靠。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的模式,国家对黄金尤其是作为古建等少数特有行业专用材料的金箔减少了限制,使之进入了市场流通,放开了价格和对生产企业的控制,金箔的购销环节相对宽松,可是带之却产生了一些问题,经过我们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的发现及对施工人员的调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某些金箔的成色有所降低,依外观色泽判断含金量不足,银或其它材料所占比例偏高。 2、金箔的厚度似乎有所减小,因无具体的检测数据,仅是以部分金箔极易发生断裂、破碎等现象做出的初步结论。 3、市场上有些老牌金箔产品的价格大大低于其平均价格,经对部分金箔产地的反馈信息进行了解后得知,当地的一批非法企业正在仿冒某些名牌金箔产品的包装进行制假、贩假的活动。 4、赤金的品质下降尤其明显,迫使在现今工程中往往不得不对贴饰赤金部位的表面进行封护处理,否则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氧化变色,甚至发黑的现象。

2、贴金辅助材料及工具

对于贴金工艺简单地说,就是使用专用工具把金箔通过辅助的粘结材料贴于构件表面,因此对粘结材料的调配及使用也是保证贴金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工程中所使用的粘结材料为传统的金胶油,其特点为:1、油的稠度及粘度较大,油膜饱满并具有一定的厚度,涂刷后不易流坠,能在满足粘结的前提下使贴金部位金色光亮。 2、具有适当的干燥时间,即在一定的时间内结成的油膜均有粘度,以便金箔能够从容地粘贴到油画部位之上。金胶油是采用上好的光油配制而成的,为延长油的干燥时间多加入少量半干性油如豆油,豆油加入量的多少要根据气候及工艺所要求的干燥速度而定,可使油的成膜时间控制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之内, 由于其时间长短不同,贴金需在当日完成,也可于次日进行,所以又有“暴打暴贴”金胶及“隔夜”金胶两种叫法,其中前者多使用在气候恶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而后者多适用于正常的气候条件中。可是近期通过对古建修缮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所发现贴金质量问题的分析,我们感觉到从过去至当今,对这两类金胶油的使用及配制一直存在着某些片面的理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暴打暴贴”的质量不如“隔夜”的好,甚至机械地强调了“隔夜”的字面含义,无论什么情况下的贴金都首选“隔夜”金胶,并且在施工中刻意安排必须要经过前一天下午涂抹金胶油,于第二天上午方可进行贴金的过程,以符合所谓“隔夜”的要求,于是在这一观念的主导下,施工人员想方设法使金胶油的干燥时间加以延长,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改变传统金胶油的调配材料,加入了化学漆料如酚醛漆及醇酸漆等,改变了金胶油的性状,使油质变稀,粘度下降,贴金后其表面光泽度减弱,粘结的牢固程度及耐久性降低,易产生贴金部位的开裂、脱落,严重地影响着油饰彩画的贴金质量及外观装饰效果。另外,伴随着贴金辅助材料--金胶油出现的上述变化,以前专用的金胶油涂抹工具也在日渐改变,传统的打金胶工具为各种规格的小刷子,其鬃毛短、有弹性,细密坚挺且易

于含油,多以人的头发制成,称作“头发栓”或“头发捻子”,这些工具在如今的施工操作中已很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在任何一家美术用品商店都能买到的油画笔,俗称“筷子笔”,稍做加工便可使用,虽然满足了现在施工中所用金胶油的涂抹要求,可是在遵循文物建筑修缮的原则,按照原工艺、原材料、原作法的要求下进行施工时,此类工具是很难达到并符合施工工艺及操作要求的。

贴金施工工艺的控制

由于金箔自身材料价格的昂贵,加之贴金在古建筑油饰彩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施工中对贴金工艺的控制要求更是极为严格的。传统的贴金工艺流程可分为打金胶、贴金、走金、齐金(扣油)等几个主要步骤,在施工时需按顺序逐一进行,环环相扣,先期完成的每一步均是为下一步操作所打下的基础,相互之间关联紧密,不管哪里出现问题都将导致对贴金整体质量的影响,不仅补救处理起来十分困难,而且会使工程造成较大的损失。以下将根据近两、三年古建修缮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说明:

1、打金胶:即将金胶油涂抹到需贴金的部位之上,因彩画及油饰部位基底性质不同所以要按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当在彩画上进行打金胶时,由于彩画颜料多为水性胶与粉料合成,容易造成金胶油的渗入,使打金胶后油膜的饱满程度和粘度无法满足贴金的要求,故传统的做法均为打两道金胶油。而在现今的彩画施工中,大多数是以包黄胶工序取代了一道打金胶操作,从便于施工的角度上看,既能达到标明贴金部位的目的又可节省一道工序,同时假若贴金中出现了一些细微的缺陷还能起到帮衬掩盖的作用,使人们不易察觉。但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后,我们发现在目前包黄胶中所使用的材料----醇酸调和漆对金箔与彩画部位结合的耐久性方面留有隐患,这主要是由于醇酸调和等化学类制漆所形成的漆膜较脆,耐老化程度较差,长时间后易造成贴金部位的开裂及与彩画的脱离;当在油饰部位上进行打金胶时,由于其基底是油皮,不会发生喝油现象,故只打一道即可,但因油皮有吸附金箔的特性,使在贴金当中未打金胶油的部位也易粘上金箔,贴金后的效果既不整齐又不美观,所以在打金胶油之前需用粉包对油皮表面进行呛粉处理,以防止其吸附金箔。

虽然打金胶为贴金的第一道工序,可却是一项费时的细致工作,贴金的整齐与否就决定于它,因此在施工中绝对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以达到涂抹均匀、饱满、整齐、无遗漏的质量要求。

2、贴金:在每次贴金之前,首先都要进行一项名为“试金”的准备工作,以确定金胶油的干燥程度,即粘性。方法为:以手轻触金胶油油膜,感觉发粘但又不粘手,手上不留油迹后,再用金箔进行实贴试验,如金箔能够很轻易地粘到油膜上,而护金纸却很自然的飘离,且在进一步用棉花轻轻擦拭金箔表面后,金色极为光亮、均匀,无漏金胶油之处并不粘棉花,说明金胶油的粘性恰到好处,此时即为贴金的最佳时机:如果用力贴、按,金箔总是粘贴不实,或经棉花擦拭,部分金箔被擦下,则说明金胶油已干燥过度,错失了贴金的良好时间,俗称“老”,需要重打金胶;反之如果油膜将护金纸粘上,并且在用棉花擦过后,棉绒也被粘了下来,金箔表面无光泽,颜色不均匀,则说明金胶油尚未完全干燥,不可进行贴金施工,俗称“嫩”,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试,总之金胶油的过“老”与过“嫩”均会对贴金的质量产牛影响,过“老”金色虽亮但不匀,易产生“花”的效果,过嫩则使金箔表面失去光泽,行话称之为“木”。由此可见,试金是在正式贴金前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可是通过监督人员在日常的监督抽查中发现,施工人员对此项工作往往不够重视,认真执行的程度较差,普遍存在应付了事的态度,不注意及时观察季节和天气的变化,

留有侥幸心理,而即使出了问题也只是忙于应付遮掩,不作认真的整改及处理。

3、走金:由于贴金是将金箔一张一张地粘贴在构件的表面,所以必然会出现已贴好的金箔在重叠之处衔接不严、表面有断裂、宽度超出图案线条范围、边缘不整齐、个别部位附着不实以及留有大量散落飘挂的金箔碎片等问题,而“走金”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即用棉花轻柔成团,沿贴金部位轻拢、揉擦,其作用是可将飞金拢下,使图案整齐,同时又可将部分飞金拢在棉花上,在走金的过程中将金重新粘贴在漏贴及断裂之处,减少了对金箔的浪费。目前在“走金”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足,操作人员对金胶油的干燥程度掌握不够,对金胶油较“嫩”的部位实施贴金后,不是用棉花轻按金箔待其干燥后再行“走金”,而是立即就进行处理,不仅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反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4、齐金(扣油):此工序为贴金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主要作用是在贴金完成后,对粘在所贴图案及线条之外的金箔进行遮盖处理,以使贴金部位边缘整齐、界线分明。对于油饰部位是使用与金箔周围品种颜色一致的油科压掉贴金部位以外的金箔,称为“扣油”;对于彩画部位则是以与金箔四周相连部分颜色品种相同的颜料压掉贴金部位以外的金箔,称为“齐金”。尽管此项工作为贴金的辅助工序,但却必不可少,它是关乎贴金质量及效果的最终保障手段,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一丝不苟来地完成。在目前的贴金施工中,这一工序常常被忽略乃至遗漏,使得修缮工程留下了不应有的缺陷。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

在古建修缮行业近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然从业人员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施工队伍日益壮大,可经过仔细的观察后不难发现,真正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并可满足工程需要的合格的施工人员仍十分缺少,再加上当前工程中主要是依靠农民工进行施工操作的现实情况,使得企业不愿投入资金和精力对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进行培训,因而无法做到及时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技术能力,致使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及操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质量意识淡薄,对于工程当中各个分项、分部的检查及验收工作控制不力,把关不严。下面仅以彩画部位贴金前沥粉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举例说明,凡从事过油饰彩画施工的人士都知道,彩画的贴金大多数是在沥粉之上完成的,因此沥粉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贴金的效果,就目前沥粉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诸如粉条不饱满,线条不均匀、时断时续,直线不顺直,曲线不流畅,转折连接部位死板生硬不灵活等,均是由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手法生疏及对沥粉施工工具的使用不得要领所至,不仅如此,即使是在其后的检查验收过程中也未能将这些质量问题一一进行处理便开始贴金施工,那么无论贴金的质量多好也难于获得预期的装饰效果。

在对上述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之后,如何着手解决便成为了我们当前所要面临的主要工作内容。今年将是人文奥运项目启动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市政府投资3.3亿对市级以上文物建筑抢修项目大规模完成的一年,针对这一形势,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古建筑修缮中油饰彩画贴金质量的监督力度,并将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控制及要求:

l、要求施工企业严格执行对金箔产品的工程物资选样送审及进场检验制度,必要时可采取对金箔的成分及所占比例进行法定检测的方法以确保其质量。

2、进一步加强对贴金施工中传统工艺的保留及发扬,坚持对贴金中传统辅助材料的凋配及工具使用的要求,使古建修缮工程真正体现文物保护的原则。

3、利用监督抽查及核查的工作方式,督促并检查施工人员对贴金工艺流程中每一工序的严格执行情况和对施工质量检查及验收的认真控制情况。

4、及时并仔细核查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及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通过检查出的施工质量问题,将操作技术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清除出现场并取消其上岗资格。

5、继续做好对贴金工艺、贴金材料及其质量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保障其施工质量的措施及要求。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