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集团新闻

浅析永靖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

2015年04月29日

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此之前,“永靖白塔乡古建筑艺术”已在2008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 年12月3日,“永靖古建筑修复技艺”正式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靖白塔乡古建营造技艺是一种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榫卯为主要结合方式,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 的一种古建筑营造技艺。“白塔的木匠, 五屯的画匠。”相传木匠始祖鲁班在炳灵寺开凿石窟,功成离去途中不慎将一把斧子遗失黄河边的白塔寺川。从此,白塔寺川名匠辈出,个个出类拔萃,闻名西北,蜚声全国。西北地区的建筑,大到宫殿庙堂,寺院道馆;小到亭台楼阁,村宅民居;尽为白塔掌尺所建。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白塔掌尺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授的营造技艺遭到毁弃,濒临失传。本文旨在对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历史、发展、种类、价值以及传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提高对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认识,促进其保护与传承。
一、历史沿革
(一)历史渊源
白塔木匠早在西汉时已声名远扬。 东晋时期,白塔木匠在丝绸古道的黄河渡口修建了炳灵寺和凌空栈道。炳灵寺坐落在永靖县西南寺沟峡黄河岸北,在南北长2公里的陡峭险峻的红砂岩悬崖上,石窟神龛鱗次栉比,栈道凌空,雄伟壮观;这座炳灵寺石窟不仅以石刻雕像作品见长,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同样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齐名。西晋时期,白塔木匠修建了黄河“天下第一桥”—“河历”桥,后又建“飞桥”。建于唐代的炳灵寺“大佛阁”亦是出自白塔掌尺之手。著名学者、文史学家郑振铎先生曾赞叹道:“此建筑是先民创造的伟大艺术宝藏”。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兴起,藏、蒙、汉等民族盛行修建寺院,直至民国时期白塔木匠人才辈出,涌现出陈来成、胥步山、朱存聪、陈闯成海葫芦等著名工匠21位。据《永靖县志》记载,1954年白塔木匠有1686人。“文革”时期“破四旧”古建筑营造停止,白塔木匠从全国各地回到永靖县务农,传承被迫中断,产生了短暂的断层。
改革开放后,白塔木匠重振雄风,对毁坏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同时新修了敦煌上下寺、月牙阁、敦煌山庄、“四库全书”文溯阁等大小近5000座古建筑,名声大震。据“永靖县古建公司”统计,1978-2012年,白塔木匠共修佛寺5112座,庙观1428座,清真寺3718座;维修旧建1478处;其他如亭、阁、馆、堂、民居等民间不注册修建的建筑 则更难以数计。
(二)兴起原因 首先,中原封建王朝对西部边疆各民族采用怀柔、羁縻政策,鼓励倡兴宗教,促使西北地区宗教繁荣,宗教建筑日益繁多,样式丰富多彩。元以后,藏传佛教格鲁派兴起,且大量回族集中于西 北,因此,大量兴修清真寺和佛教寺院。 其次,西北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杂居,导致战争不断。战争中各种建筑首当其冲受到破坏,频繁出现建了毁、毁了建的恶性循环。这样的状况致使白塔木匠的修建工程从未间断。同时,由于当时宽松政策,民族聚居地客观上摆脱了中原“营造法式”的束缚,匠人可以尽情发挥艺术想象进行艺术创作,表达出自己对古建风格的感受,这为他们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自由的舞台。 发展到现在,白塔掌尺们已能熟练修建宫式、藏式、回式、回汉结合式、藏汉结合式等风格的古建筑,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他们的智慧进行独特的风格创造,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建筑形式,而且以独一无二的显著特色,在西北乃至华夏建筑史上闪耀着炫目的光芒 
二、区域环境 
(一)自然环境 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东与兰州市接壤,南邻刘家峡水库,素称“河州北乡”。永靖地处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气候干燥,年平均温度5~9℃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300多毫米。过去,这里山大沟深,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有“十种九不收,过完春节就出走”的民谚。而现在,时代变迁,永靖县交通四通八达,水利便给,特产丰饶。 
(二)人文环境 永靖县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有17个乡(镇),人口23万人,县境有县境有汉、藏、东乡、撒拉、问、土、保安等11个民族。黄河由南而北贯穿全县,其间有洮水、夏河、湟水注人,水利资源丰富。永靖县处于黄河古文化荟萃之地,是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黄河古文化。此地还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要冲,古生物的伊甸园,彩陶之乡。优秀历史文化对当地古建筑技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永靖白塔乡古建筑技艺的发展。 白塔乡,因在刘家峡库区内有一座白塔而得名。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里兴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利电力枢纽工程——刘家峡水库。原白塔寺川百姓被迁至现今的三塬、岘塬、盐锅峡、 西河等乡(镇)。 
三、种类特征 
(一)建筑种类及特征 白塔木匠所营建的古建筑经历了时代变迁,发展到今天大致可分为九大类别:宫式类、藏式类、藏汉结合类、回式类、回汉结合类、雕刻类、交通运输类、生产生活类、风格创造类。
官式类为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汉族宫殿建筑施工技艺。藏式类有红教建筑、黄教建筑两种。藏汉结合类是藏式风格和汉式风格的有机结合,如《妙因寺》。回式类分拱北型、多脊型、狼尾脊型等。回汉结合类分攒尖式的唤醒楼、拱北、多脊前卷式大殿。雕刻类有深雕、浮雕、镂雕、悬雕。交通运输类有飞桥、廊桥、弓桥、渡槽、浮桥、棧桥、木船、轿车。生活用具类分水车、船磨、渠磨、 净粮风车、鼓风箱。风格创造类又分斗拱和结构两种。斗拱又分七小类;结构又分十六类,生活工具型有:黄河船磨、净粮风车、渠磨。
永靖白塔古建技艺具有起源和发展的历史长久性、建筑营造技艺辐射地域的广阔性、流派兴起地域的唯一性、家族式的传承性、建筑类型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以及多民族融和性等特点。
(二)营建工具种类
白塔木匠的建筑别致新颖,技艺精湛,创造出许多美轮美奂的作品,更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据永靖县存档中记载,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加工用具类:锯、凿、刨、锛、斧;
雕刻用具类:刀、穿、锥;
其他用具:尺、墨盒、墨斗、木马、放线锤、刮刀、钻子、撒钻、吊线锤、碰头、 大锉、中锉、小锉。
四、传承与保护
(一)传承方式
永靖白塔乡古建技艺是家族世代相传。受传统观念影响,有条件的白塔木匠首先考虑还是送子孙去上学,学而优则仕。而继承人大多为家里经济条件困难、无法完成学业被迫回家的孩子,或是学业不精通而被迫学艺。由于生长在建筑技艺世家,他们从小耳濡目染,跟随父辈接触、学习古建营造技艺。这种古建技艺传承方式为“言传身教”,并没有文字记载;古建技艺传承者大多学历较低或目不识丁,也有一些掌尺学习 技艺时会自学一些文化知识。
目前,由于世代相传的局限性和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的考虑,有少数掌尺开设拜师学艺的方式,广纳贤才、弟子,传授自己古建营造技艺。然而,出现的问题是学习古建筑营造技艺非一曰之功,学习周期长,出师慢;再加上木匠本是苦力性劳动,出力多、收入低。因此,迫于经济压力,纳入的徒弟大多半路出门,自立门户。艺无止境,永靖白塔寺川的古建营造技艺也是如此。事实上,目前的传承人都县在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练就的技能,即使是年近80的传承人肖怀贤老人至今仍在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中。
(二)保护现状及措施
目前,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 传承与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随 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西方现代建筑的影响、木材的缺乏,导致古建筑的修建数量跟从前相比已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古建筑营建人力投入大,工期长,且木工培养周期长,出师慢,收入低等原因,导致白塔木匠数量已大为减少。同时,由于急功近利,许多木匠做工粗糙,艺术水平已无法与前辈相比。随着一些能工巧匠相继谢世,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据永靖县调查显示1954年,白塔工匠1686人,2013年仅有520余人。
针对目前的传承危机,永靖县政府已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和抢救,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如成立永靖县古典建筑公司;开展普查工作,包括对辖区内古建筑艺术的人员分布范围、传承人谱系、作品分布区域等情况进行普查,以及对陕、青、宁等省内主要精品建筑进行普查;每年举办四期培训班,请老掌尺传授经验并到现场指导;利用媒体进行宣传等。此外,政府还根据木匠的技能掌握程度,对其颁发古建技艺荣誉证书,共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及高级四个等级,有效促进白塔木匠在外承包古建筑工程。
五、结语
永靖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以 家族的形式世代相传,经过不断完善和创新,汇聚了先人的智慧,并与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在西北大地独领风骚,从兴起至今已延续两千多年。白塔木匠的发展史即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兴衰史,又是汉、藏、回等少数民族关系团聚和融合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永靖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得到重视。
针对目前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危机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保护建议。中国艺术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研究员刘托在《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中提出了“整体性、活态性、修缮性”的保护原则,为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有益的参考。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营造技艺和传承方式上的独特性,不断地进行总结探索;有关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用科学的方法推动其传承与发展,尽快形成一套适合其独特性的传承与保护理论体系。使白塔木匠的智慧开出更绚丽的花朵,使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文化在华夏建筑史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M].人民出版社,2009.
[2]永靖县志编纂委员会.永靖县志[M].永靖县志编幕委员会,1986-2005.
[3]资料来源:“永靖白塔乡古建筑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指书》
[4]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 (4):28.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