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业界新闻

江苏:精准发力 助推建筑业改革发展

2018年01月03日

建筑业是江苏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十二五”以来,江苏建筑行业以深化行业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核心,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全面深化改革成绩斐然。

【改革·路径】

出台《意见》 20条举措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至2020年,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50家,其中至少有1家超千亿元,工程总承包企业100家,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100家,超过10家企业进入轨道交通建设领域;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30%,设区市新建商品房全装修比例超过50%,新立项公共建筑、市政工程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比例达90%……2017年11月24日,江苏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工程品质提升、打造“江苏建造”品牌、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共提出了20条措施。

“十二五”以来,全省建筑业发展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外部环境,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规模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走出去”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工程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完善、“放管服”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从长远看来,新常态下,建筑业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固定资产投资对建筑业拉动的边际效应也逐年递减,建筑业发展明显减缓,亟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培育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江苏确定为全国建筑业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为贯彻落实国办意见精神,积极推进建筑业改革综合试点,同时,结合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现代工程技术创新”等系列要求,突出深化建筑业改革这条主线,江苏出台了《意见》,其中不少内容既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又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

在完善建筑业资质资格管理方面,《意见》提出通过简化合并工程建设企业资质,扩大资质承接业务范围,减少不必要的资质认定等做法,淡化资质管理,更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改革工程招投标制度方面,缩小工程项目招投标范围,实行“评定分离”制度,健全建筑设计发包制度等做法,突出了对工程招投标实施“分类监管”的理念。

《意见》明确,要加快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市场推广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积极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积极探索农村装配式低层住房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率先实现装配式建造,明确通过土地出让的建设项目装配式建筑比例要求。据介绍,江苏近几年全面推行装配式建筑,南京、南通等城市目前地块出让时,已在合同中明确建设项目装配式建筑的比例。

对于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住房装修问题,《意见》也给予了回应。《意见》倡导菜单式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装修成本部分在住房价格监测体系中单独计算。至2020年,装配式住宅建筑和政府投资新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全部实现成品住房交付。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副局长陈晨表示,江苏大力推进住房设计、建设和装修一体化,成品住房由开发商组织施工设计、建设和监理,专业化程度更高,更容易节省装修和时间成本,有效避免“二次装修”的资源浪费,同时还能减少建筑垃圾、减少对建筑物的结构破坏、减少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影响。据了解,目前南京新推房源中,全装修成品房占比已近六成。

此外,《意见》还提出实施“绿色建筑+”工程,推动绿色建筑品质提升和高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实施一批被动式建筑项目,高星级绿色建筑与被动式建筑增量成本在住房价格监测体系中单独计算。至2020年,全省新增绿色建筑5亿平方米,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50%。同时,明确建立全过程工程质量控制和评价制度,实施过程量化评估机制,工程结束后向社会公布量化结果。完善全过程工程质量的追踪、定位、维护和责任追溯机制,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监督机构和人员的履职能力、履职情况的考核,结果纳入政府质量工作考核。

王 璇

打响品牌 助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10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率先在全国制定发布了《江苏建造2025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江苏建筑业今后一段时期工程建造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向,以期通过推进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助推建筑业业态不断创新,通过加快转变工程建造发展方式,实现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双向提升,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纲要》提出,江苏建筑业今后将以精细化、信息化、绿色化、工业化融合为核心,以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4种新型建造方式为驱动,逐步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新建造技术。其中,精益建造是指在工程建造中充分运用“精益生产”理念,实现工程建造全过程的价值最大化;数字建造是指结合BIM、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各项新型技术,实现建造过程的数字化;绿色建造是将绿色、节能、环保理念贯穿于工程建造设计、施工、运维等全过程,实现工程建造的绿色化发展。这意味着个性化定制的精益建造、利用BIM技术所见即所得的数字建造等,将成为未来江苏建筑的主流。

《纲要》不仅确定了江苏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制定出了详细的推进措施,明确落实16项推进行动、6大保障措施。其中,16项推进行动包含了普及新型建造方式的理念和模式、加快引导建立新型建造方式的标准体系和相关适宜技术等方面;6大保障措施主要涉及工程建设组织方式、先进技术、“走出去”战略布局、人才战略、财税政策、示范引导等方面,共同助力新型建造方式规模化发展。

《纲要》明确,到2020年,精益建造理念要得到较好推广普及,初步建立精益建造评价指标体系,50%以上的特级资质企业在项目实施中运用精益建造适宜技术,并初步形成精益建造管理和技术体系;BIM 技术在大中型项目应用占比30%,初步推广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60%以上的甲级资质设计企业实现BIM技术应用,部分企业实现基于BIM的协同设计,50%的大型项目实现自动化监控;绿色施工技术应用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以上;装配式建造的技术体系、生产体系、监管体系基本完善,建成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20个、省级示范城市15个、示范基地100个、示范项目100个,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

到2025年,50%的大型项目中采用2项以上主要的精益建造适宜技术,建立完善的精益建造管理和技术体系;BIM技术在大中型项目应用占比70%,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普遍应用,设计企业基本实现BIM技术应用,普及基于BIM的协同设计;绿色施工技术得到全面应用,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60%以上;装配式建造成为主要建造方式,实现装配式建筑、智慧建筑、绿色建筑的深度融合,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新建成品住房比例达到50%以上。

为实现两个阶段的目标,《纲要》提出,要普及新型建造方式的理念和模式,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各地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等因素,进一步明确在城市核心区域、功能开发区、高新园区、示范园区等区域新建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和成品住房的比例,明确政府投资规模以上的新建学校、医院和保障性住房等公建项目,以及特定规模以上的商品住宅、商业办公用房等,必须采用装配式建筑。

“《纲要》是推进更高水平建筑强省战略的第一个行动纲领,核心要义是转变生产方式,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品牌价值体系,打造新时期‘江苏建造’品牌,加快建筑强省进程。”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顾小平说,2026年~2035年是构建更高水平建筑强省的全面实现期。届时,江苏建筑业力争在保持规模数量指标全国领先的基础上,实现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质量和效益指标进一步提升,建筑产业迈上中高端和现代化。

范信芳

【持续·加力】

绿色建筑发展大会为建筑业发展添翼

建筑业想要改革发展,结构调整的步伐必须加快,传统模式下粗放型的生产建造方式必须摒弃,绿色、现代化、可持续的施工能力必须提升。

12月14日,以“聚力绿色建筑创新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主题的第十届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大会在南京举行。会议聚焦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被动式建筑等议题,共同研讨新时代下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

大会开幕式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项目主任翟翊一起走上前台,共同开启“国际绿色建筑联盟”之门,也开启了江苏与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共商共建共享新时代下绿色建筑发展的新未来。

担任国际绿色建筑联盟主席的缪昌文院士表示,中国抓住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大量建造机会,逐步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元件”,全国绿色建筑面积已超过8亿平方米。江苏目前已成为全球绿色建筑工程应用交流工作的新高点,到2020年,江苏将新增绿色建筑面积5亿多平方米。

据介绍,截至2016年年底,江苏绿色建筑标识数量达到1394个,大约占全国3成,绿色建筑面积达1.45亿平方米,始终保持全国领先。目前,江苏的装配式建筑在建项目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在建项目装配率平均保持在20%左右。全省新建建筑节能设计率、执行率分别达100%和98.4%。2017年,南京、海门、常州市武进区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首批“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此外,江苏省还成功申报了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20个“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的认定数量占全国的10%。

“十三五”期间,江苏将重点实施“绿色建筑+”工程,在现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建筑预制装配技术、BIM技术、超低能耗、智慧建筑、健康建筑等技术措施的融合,对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再深化,探索建立更高星级评价体系。在绿色生态城区深度融合发展上,江苏将制定《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标准》,发挥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县、区)和绿色建筑示范区集中集聚示范效应,整合绿色建筑、绿色建造、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等集成应用,积极培育绿色建筑小镇。此外,江苏还将深入推进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探索绿色智慧建筑的设计与实施,融合创意设计、绿色技术、装配式建筑、智慧家居等,引导“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一代宜居建筑。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届。多年来,大会取得良好的业界影响和社会反响,获得了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法国能源与环境控制等机构的参与和支持,成为江苏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和向社会推介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窗口。王 璇

【现场·直击】

江苏召开全省建筑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

12月19日至20日,江苏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建筑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

江苏省副省长蓝绍敏指出,经过长期发展,江苏建筑业很多数据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建筑强省建设总体进入新阶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政府“建筑业20条”,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向基础设施领域拓展、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力、向国际市场布局,推行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深化建筑领域“放管服”改革,助推建筑产业优化升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在充分肯定江苏建筑业发展成绩后表示,新时代建筑业改革发展要以满足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为抓手,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筑业发展体系。他希望,江苏省发挥全国建筑业“排头兵”的示范作用,深化建筑业改革综合试点,力争贡献更多可分享的模式和经验。

汪晓霞

【数据·进展】

■ 规模实力

“十二五”以来,江苏建筑业产值和增加值稳居全国首位,建筑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持续保持在6%左右。

2016年,全省建筑业完成产值2.95万亿元,占全国建筑业产值的13%。常州、徐州、盐城、淮安4个设区市继南通、南京、苏州、扬州、泰州之后,相继进入千亿元方阵;海门、通州、江都、海安4个县(市、区)建筑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全省特级资质企业由2011年的32家增加到2017年的63家,营业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由15家增加到34家,5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250强,21家企业进入中国工程承包商60强,4家企业成功上市。

■ 科技创新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67项、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30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30项;获国家级工法150项,创建省级工法1612项、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056项,64家建筑企业技术中心被列为省级技术中心。

■ “走出去”

“十二五”期间,省外建筑业产值累计达到4.56万亿元,占全省建筑业产值的39.5%,年均增长率达18%以上。

目前,全省建筑业企业已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活动。“十二五”期间,境外市场累计完成营业额达362.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2016年实现境外营业额91.1亿美元,同比增长9.3%。

■ 工程质量

“十二五”以来,全省共获得“鲁班奖”78项、“国优奖”155项,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各省(市、区)首位,1285项工程获“扬子杯”省优质工程奖。

全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监管,2017年受监工程已超过8.4万项,建筑面积达8.3亿平方米,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覆盖率与合格率均达100%。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