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历史

旅行上海:体现吴越文化特点的古建筑

2019年01月10日

上海地处吴越古地,自古承袭吴越文化薰陶,从生活习俗到衣食住行无一不包孕着吴越文化的特色,建筑营造也不例外。考察上海的古建筑,庙、园、亭、阁,及其它建筑古迹,无不闪烁着吴越文化的异彩。  ·嘉定孔庙,吴中第一·  嘉定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古有“吴中第一”之称。历南宋、元、明、清近700年间,整修、重建、增建70余次,人民国后渐趋颓败,解放前夕已被轧米场占用。解放后于1959年纳入文物古迹开始重修,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建筑体制规模不大,开始仅有大殿和化成堂。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又在大殿前黄泮池,及石桥门前造“仰高”、“兴贤”、“育才”3座牌坊。过了14年又重建大殿,命名为大成殿。延至元代又改建化成堂为明伦堂。  明代时,在孔庙东面开辟桃李园,始造园要求,建有陆居舫、闻籁居、众芳亭等亭阁,处在孔庙前半里许,归澄江门 (今嘉定镇南门)内,原有北宋天圣年问建的留光禅寺,因士人认为有碍孔庙风水,不利于考试中举。于是在天顺年间由县下令挖土堆山,挡住寺庙,遂命名为应奎山。接着又凿了一个大潭,将孔庙附近的五条水道引到庙前。应奎山坐落潭中,绿水环绕,素有五龙抱珠之称。这就是凿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已有400年历史的汇龙潭。汇龙潭景色映照孔庙,于是嘉定孔庙兼有山水亭台之美。

进入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座古朴伟岸的牌坊,耸然屹立在几株古树间,庄严肃穆、气宇轩昂。这是用来施表孔子成就的。连接牌坊的有十余米石栏杆,在望柱头上雄踞着72只石狮子,姿态各异,生动逼真,象征着孔子的72贤徒。  头门是棂星门,表示文人学士会集之处。门面阔3间,门楣上有鱼龙石刻,象征入门如鱼化龙,可达高升,进门可见一个半圆形深水池,称为伴池,代表学宫。他上排架着3座单拱石桥,以中间一座为首,桥面上满铺云龙雕刻,古时表示达官贵人才能通行。相传有个秀才本应上边桥,结果误登中桥,自裁犯上获罪,投伴池而死。  过桥是大成门,颂扬“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大成门飞檐耸脊,气象森然。正中两扇朱红大门上,纵8横6共排列着96颗门钉,是等级的象征。大成门挺立着几株古柏,苍劲虬屈,其中有的树龄已达600多年。门旁廊下有7通高大的石碑,碑座均为勋质,古代传说龙生9子, 屃质为第9子,好文负重,故用以驮碑。7通碑分别记载元、明、清历代修庙的资料。嵌入壁间的有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嘉定县之学记》碑,和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郡守况侯政绩记》碑,后者是褒扬苏州知府况钟的。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过大成门即是大成殿,是孔庙内的主要建筑。雄伟宏敞,飞檐翘角,十分壮观。古时大殿正中置孔子塑像,后来置“至圣先师”孔子牌位,两旁是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四配”,还有“12哲”之位。此外殿内还陈列着明、清时的青铜祭器、礼器和乐器,以及殿前的一块石砌乐台,都是供每年祭孔之用。大成殿东西面的两庑,是祭祀历代孔门著名弟子和名贤大儒之处,原先都有木制牌位。今祭器和礼乐器早已散失。大成殿已改为孔子与孔庙历史的陈列室,两庑则用来陈列嘉定历史及嘉定历代绘画和工艺品。  出棂星门穿过兴贤坊,前面是礼门和庭院,后面是明伦堂。面阔5楹,高大宽敞。前轩抱厦3间,构造精雅。两侧为小院,植有桂树,镣以粉墙花窗,别有幽趣,当年文人讲学和秀才集会即在明伦堂。堂西侧建有长达 48米的碑廊,汇集排列着从唐至清的各种碑刻和墓志铭,其中有原孔庙中的石刻,有关经济史料的告示牌碑,朱青、倪云林、王稺登、娄坚、钱大听等历代名家诗文书画手迹石刻。  明伦堂前面有2进祠宇式房屋,门楼上刻有细致砖雕,院中栽有腊梅、玉兰,环境极其幽雅。此即为著名的“当湖书院”,是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嘉定知县杜念增为纪念他的前任著名学者陆陇其而修建的。陆陇其一生清廉,从不奉迎,深受百姓爱戴。传说,他过生日不收受赠礼,夫妻俩冷冷清清,清贫自守。不少百姓在其门外焚香祈祷,求神灵保佑,祝他健康长寿。后人闻之,无不为之感动。  在当湖书院东边,1982年沿河新建一碑廊,陈列有宋代黄庭坚;明代沈周、文徵明、董其昌;清代何焊和学养志节相同的唐时升、娄坚、李流芳、程嘉燧等“嘉定四先生”的珍贵墨迹诗文石刻。  ·小园十景秋霞圃·

“秋霞圃”是80年代初修复的一座园林,地处嘉定城内一条僻静的街巷内。粉墙上嵌乌漆大门,外观古朴恬静,像一户大家住宅。秋霞圃最早是明代成化进士、工部尚书龚弘的住宅,隆庆年间其曾孙敏行将园子典卖汪姓,后又复还龚家,清初时龚家再度卖园,汪姓购得后赠予城隍庙,从此作为庙产。  明末,在龚氏园邻地,有沈姓造了沈氏园,至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沈氏园颓圯,后修复与龚氏园合并,与城隍庙连为一体成为庙园,此时始定名为秋霞圃,也有城隍园之名流传。总览造园历史,始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06~1522年),园内旧有“松风岭”、“莺语堤”、“寒香室”等十景,后添“即山亭”、“迎霞阁”、“碧光亭”、“池上草堂”、“醉月轩”、“花神殿”、“有物皆春”等景观。园以山取胜,池水环绕,不过8亩天地,曲折回旋,反觉幽深。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题额:“十亩之间”,是颇悟造园的美学意境的。  秋霞圃的个个景观,都紧密有序地散置在这小小庭院之中。进门穿过别致的门楼,一条铺花小路从花坛处岔开,伸向西面一道门,粉墙石竹,托出门内的仪慰厅。这儿是迎宾所在,花竹遍植,一派幽雅气象。就在这花墙小院中,藏着丛桂轩。取《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句意。临轩遍植桂花树,长年绿叶扶疏。坐在轩内小憩,向东远眺桃花潭水,朝南入夏有芭蕉摇曳,迎风消暑。朝西,可望一小院内花丛老桂,秋景盎然。朝北依山,青松挺秀、晴雪耀金。  园中心有一大池,名“桃花潭”。西部是池上草堂,“舟而不游轩”建于池南一湾中,原都是饮茶、弈棋和垂钓、观鱼的地方。池西北矗立一座黄石假山,临池映照水中,更显洞壑幽深,曲折盘道弯环,逶迤漂移不定,引人入胜。立在旱船头上观景,山光潭影,一片诗情画意。  黄石假山上的“即山亭”为一旧景,登临可尽览园景,也可眺望远处城谍,故前人有“陌上女郎连袂出,即山亭子探春来”句。山后有“近绿轩”,山前水上有“扑水亭”,都是登临佳处。站亭中望水面,波光粼粼、清撤见底,湖中游鱼来回穿梭于湖石之间。湖石形状各异,有的像重头、有的像鹰嘴、有的近似骆驼、有的状如老牛,皆维妙维肖,妙趣横生。  桃花潭之北有一别致的古典建筑“碧梧轩”,为园中主厅、会客之所,俗称四面厅。厅前有月台,台左右有两棵百年历史的盘槐,枝桠虬屈,形似龙爪。厅正中高悬”静观自在”、“山光潭影”二匾。两壁和屏门上挂有名家书画。后厅有小院,置假山桂树。厅东有幽雅的“枕流漱石轩”,建于清镜塘上。绕到他东,过三曲桥沿山临水而行,过矾岸断岸,眼前又现一座小石桥,山壁上有“涉趣桥”3字,此为“嘉定四先生”之一娄坚手书。过了石桥再往前走,便又回到“舟而不游轩”,绕池一圈游完秋霞圃园景,会感到这座古典园林建筑正体现了“小中见大”、曲折有致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  ·古城墙残垣说沧桑·  在上海南市区小北门大境路一带,可看到一座残庙遗址和城墙颓垣残迹,这里就是今天被保存下来的一段上海古城墙。吊古怀旧,可以知道上海“筑城”和“拆城”的一段历史。  上海设县始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1年),过了260多年,至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上海才开始建筑城垣。明代中叶,上海商肆发达、人口稠密,沿江一带船舶往来,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中心。江浙沿海地方不断出现倭寇偷袭骚扰,仅在嘉靖三十二年四至六两个多月间,连续5次遭到倭寇大洗劫,烧杀掳掠、焚毁民房,县市几将半成焦土,损失极其惨重。  在此紧急时刻,只有建造城墙防御,才能保障县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就在这年九月动工,昼夜不停,到十一月仅3个月时间便修筑完成。城周长9里、高2丈4尺,设6处城门,即“朝宗门”(大东门)、“宝带门”(小东门)、“跨龙门”(大南门)、“朝阳门”(小南门)、“仪凤门”(西门);“晏海门”(北门)。另辟三处水门,分别跨在肇嘉洪和方浜之上。城上开有3600多个雉堞,两座敌楼。环城开掘城壕长150余丈,广6丈,深1丈7尺,外与黄浦江、内与大小河浜全线贯通,通接湖汐。自此以后,倭寇多次来犯,直逼城下,却始终没能侵入城池。可见,明代的城垣维护了上海的安全。  在此以前,旧籍记载上海曾有过不少城堡,多是规模不大的土城,大多分布在上海所属几个县地,如在金山县境内的周代康王城,在松江县境内的梁代的前京城等等。在上海本土最古老的城垣要算吴国时的阖闾城了,为防御越国而筑。最有名的要数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袁山松(亦作袁崧)所筑防御五斗米道孙恩的沪渎垒,即“袁崧城”。这两座城垣年代久远,早已无迹可寻。  明代建造的城垣,为上海历史上最大的城垣。城造好后,当年还在城东北的朝宗、宝带等4个城门的城楼上造了4座台,台名箭台、振武、制胜和万军,用以眩望防敌。嘉靖三十六年,城墙又加高到2丈4尺。倭乱平定后,又在高台上建起庙宇。箭台上建关帝殿;振武台上供奉真武大帝;制胜台上造观音阁;万军台移建了原在古顺济庙里的丹凤楼。这就是城墙上的殿、台、楼、阁,一直受到老上海的称赞。今日4座台上的3座殿阁已随拆城毁没,现仅存大境路上的关帝殿了。  上海古城墙终因不利于城市开拓,阻碍着城市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7月间动工拆城,延至1913年6月北半城850丈工竣,在城址上兴筑起民国路;1914年冬南半城890丈工竣,在城址上兴筑起中华路,从这两条马路便可知道上海古城墙的遗迹了。  ·城厢古园——豫园·  豫园地处市廖聚集、人烟稠密的南市老城厢,因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古代园林布局,故向有“城市山林”之誉。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至万历五年 (公元1577年)竣工,历时1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园林布局具有吴越建筑特点,以虚实互映、大小对比、高下相称、疏密有致、前后呼应见胜,因而驰名远近,为江南名园之一。

园主人潘允端、初因会试落第,为排遣郁闷,便在宅西菜畦上构园艺竹自娱。3年后中了进士,官至四川政使。16年后告退归乡,再度营建此园。万历五年落成,占地40余亩。筑楼阁亭台、假山池沼等30余处,为当时江南堆垒假山高手张南阳(垣)设计。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潘允端卒后,田庄变卖,景园颓废。延至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地方绅商醵资重建,历时25年建成,交城隍道士管理,因庙已有东园,便命为西园。  鸦片战争时,道光二十五年 (公元1842年)英军入城,园遭掠劫破坏。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据园内点春堂为公署,清军人城,该园再遭洗劫。咸丰十年太平军东征,清政府勾结英法侵略军入驻豫园,沦为兵营,又遭摧残,诸多园景变成废墟。从此豫园再无景观,残存房舍,被作商肆或他用,或被流氓占据用作赎台,大片场地成为摊贩集中的场所。明代豫园的典雅景观不复再见。  1956年开始,上海文物管理部门对豫园进行修整,历时4年,恢复了流水襟绕、山石磷峋的本来面目。整个豫园以婉蜒起伏的龙墙分隔,有分有合,布局奇致,和谐统一。为保护小刀会革命遗址,并将豫园(西园)与东园(今内园)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保留豫园原有风格,以恢复古老园林的青春。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内著名的一处历史文物名胜。  现今的豫园分6个景区,入园第:个景区可看到层峦叠障的“大假山”,虽高仅10米许,却能以假乱真,以小见大,望去似有高山磅礴之势。此处为全园最高点,昔时登上“望江亭”远眺,黄浦江上帆樯林立,历历如在眼前。从山下往上观看,恰似石笏朝天,挺拔青秀,直上云间。由大假山所辖的建筑有“三穗堂”,寓寄一稻多穗之意。“仰山堂”、“卷雨楼”为一水阁式建筑,傍山临水,下为仰山堂,可仰望对面之大假山。卷雨楼居堂上,取唐诗人王勃“珠帘暮卷西山雨”诗意,蒙蒙雨中望大假山,迷茫如烟,隐约可现,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此外,“荤秀堂”和山脚下的“捐秀亭”等亭阁建筑,都装点了大假山的景致秀色。水池东面游廊,通向大假山的圆洞门上有石额,刻“溪山清赏”4字,出自明朝书法家祝枝山之手。  出萃秀堂,过花墙,在大假山东面为万花楼景区。“万花楼”原为明代豫园花神阁遗址,清代改建成“万花深处”。楼前右面今存古银杏一株,高耸参天,是400年前的旧物;左为广玉兰,每年5~6月间白花绽开,一片清香,古树映衬佳楼,更显幽雅。以楼景带出周围景观,横跨于溪上的“鱼乐谢”,可凭栏观赏池中游鱼。水谢西南角架出一株古紫藤,盘曲如虬龙,是400年前旧物。蔓延墙外架上,春日花开,璎珞累累,紫光眩目。天天绿荫满地,形如凉棚。游廊蔓延在建筑和景物间,过“会心不远”方亭,进入一条复廊,廊中间有墙,墙上呈现花式砖框漏窗,一面是清溪花卉,一面是船航建筑,颇有“步移景换”之趣。  “点春堂”西墙上婉蜒着一条龙墙,龙头穿过云彩,正在戏耍一只金蟾。穿过龙墙,就是点春堂景区。主厅是著名的点春堂。咸丰三年 (公元1853年),太平军东下,小刀会响应,在上海县城揭竿起义,点春堂曾作为义军将领陈阿林的指挥所,在此坚守城池达17个月。当时流传一首民谣,歌颂太平军的实力:“东校场,西校场。兵强马又壮。欲投小刀会,来到点春堂。”点春堂因之名声大震。今厅内正中屏门上,挂有清末名画家任伯年的一幅中堂,题“观剑图”。据说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任伯年画了3幅画,寓意缅怀小刀会,此为其中之一。现厅内陈列有起义军的历史文献,及小刀会的出土军刀、义军所铸的日月钱和告示等复制品。  面对点春堂是一座小型歌舞戏台,名“凤舞驾吟”,俗称打唱台。庆典时在堂里设宴,台上清唱戏文、演奏丝竹,台的建筑飞檐翘角,搂金锴彩,富丽堂皇。据说原台建在池水中,今改建后,台后座临水,仍不脱水域风味。和点春堂隔水相望的是“和照堂”,这是一座面山背水建筑的方厅,四面皆落地门窗,敞启后满室清凉,堂内桌椅是用树体捆绑、加工做成。桌上放有树根雕饰,一凤凰,一麒麟,满室陈设古朴,别有一番艺术异彩。  在假山上“学圃亭”前,耸立着一座双层亭楼,称为“快楼”,楼前堆砌着玲珑剔透的山石,望去如云似雾、参差高下,烘托得亭楼如出水云间。亭楼北面立有一块一人高的玲珑石峰,上刻“积玉“2字,与假山透石形成深邃曲折的山洞,互相映照,更显这里有丘壑之胜。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感到这块天地如处重峦叠嶂中。令人不禁为叠山技巧之不凡而惊赞。登楼可望大假山上的小亭。快楼有花墙综绕、有“听鹏亭”、“静宜轩”,等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这些都为点春堂景区生辉。  “玉华堂”和“会景楼”又构成豫园内的一个疏朗景区,从亭阁山石密布的点春堂区出来,至此展望开阔的天地,心情为之舒展。玉华堂前屹立一高大玲珑玉石,称“玉玲珑”,最惹人注目。石峰周身多孔,姿态啊娜,具有“透、漏、瘦、绘”之美。相传为宋徽宗时花石纲遗物。历来传说颇多。玉玲珑在“得月楼”(即会景楼)东庭院中间,已屹立400多年未曾移动。奇石色青黝,高约4米、宽2米,重达万斤,杂云突兀、万孔灵通。这一佳峰异石为园林增色。  为玉玲珑而筑的厅堂,取名“玉华堂”,是因奇石顶上原有玉华两字。当年园主人潘允端将此作为书斋。他在堂中每天写日记一篇,后题名为《玉华堂日记》,世人传抄留存,是一部珍贵的上海乡土实录。玉华堂与玉玲珑之间,有池沼、山石、小桥、平台,修复后有“引玉”、“流翠”题额,颇切园景,旨趣。  在玉玲珑景区南面,早时为城隍庙庙园,清康熙四十八年 (公元1709年)所建,居庙之东称东园。为内园景区。内园与豫园并不相及,1956年修整时将两园连在一起,只能称为园中之园。内园占地仅2亩有余。因亭台楼阁、山石花木布置得宜,并不显拥挤。园内除“静观”大厅、假山和“串楼”外,他沼、曲廊、小轩、旱船“不系舟”穿插其中,如水流清澈的“九龙池”,天晴水浅,可见池内刻的四个小龙头侧影成趣。挂有“别有天”匾额的“可以观”、筑在翠绿丛中的“耸翠亭”,以及“迅清楼”、“还云楼”、“观涛楼”等连成一气,组成”走马楼景观”,在这一小天地中紧凑展现。  另外,改建后划出西园的“荷花池”,也属豫园外的一个景区。荷花池为明代建园时的遗存,古人多有诗词赞美。“湖心亭”在九曲桥正中,据修园记载,为乾隆年间所建。在原凫佚小亭原址修建双层亭楼,亭子坐落在石柱子上。光绪初年改为茶楼,初名“也是轩”,民国初年改为“宛在轩”。20年代又添筑一长方形水榭,直至现今。经九曲桥到湖心亭茶园,成为豫园赏景的一个起点,不一定到茶园饮茗,由东头信步下桥,便可临豫园之门了。  ·梓潼乡庠坊文庙·  上海的文庙古称县学,今处在上海南市区文庙路的文庙,是县学的第五处遗址。第一处是在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上海尚未建县而称镇时,镇人建了一座祠宇,称梓潼祠,祠内悬孔子像。祠前建根星门,入门为文昌宫,宫旁建有东西序,宫后又筑堂六楹。祠前挖池,池上建桥,可通达祠宇。这是宋元以来孔庙 (文庙)建造的初步格局。当时题额为“古修堂”,是作为诸生读书的场所,名为镇学。这该是文庙的早期雏形。地址在方浜长生桥东北,即今丹凤路附近。  元代上海立县后,兴办县学。原镇学遗址又扩地修建,筑斋舍,殿前增建高轩一座,加设3道外门和一道学门。筑墙垣直至殿前伴池。殿内正中孔子像再度刷新,两庑悬先贤图像。整个县学更趋向殿宇建筑。在元代的近100年中,文庙迁移扩建4次,第4次即在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将文庙由今淘沙场一带迁回梓潼祠故址。捐助学田,建设文庙,是当时注重儒学教育的一个口号。上海文庙作为县学,各界捐款踊跃,规模日益宏大。殿宇以外辟建“天光云影池”,池中有“芹海”,海上有“止庵”,及“杏坛”、“舞零桥”、“洗心亭”、“焦石堂”,还植古松、梧桐、竹子,使县学学宫变为一处园林胜景。  入清以后,因文庙为小刀会起义的一处大本营,咸丰五年 (公元 1855年)清军攻陷上海县城,文庙建筑遭到毁坏,昔年景物不复再现。不久,文庙觅新址,在西门内右营署废址上重新辟建。有“棂星门”、“大成殿”、  “明伦堂”、“魁星阁”、“放生池”等,也初具规模。可是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军进军上海,英法军队助清军屯兵防守,文庙又次遭劫,民国后,20年代文庙辟为公园,明伦堂内办了小学。30年代文庙设民众教育馆,  “尊经阁”改为上海市立图书馆。文庙内建置设施改变。1983年起,文庙的主体建筑开始修葺一新,1989年孔子诞辰2540周年时,在大成殿内塑起孔子全身铜像。作为历史文化名人以及他对后世的功业,受到今人的礼赞。文庙,今天不仅保留下它的建筑面貌,也整饰成为一处绿荫园景的文化休憩场所。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完好的同乡会三山会馆·

建于清末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的“三山会馆”,是一座四周护有高约10米红色清水砖面围墙、院落开阔的古建筑。原是福建水果商人营建用以聚会和奉把天后的地方,故又名“天后宫”。“三山”馆名取意于福建省城福州城中有三山、即东九仙山,西闽山,北越王山 (又一说为于山、冶山、鸟石山)。此说出于北宋文学家曾巩的文章,曾巩曾出任过福州的地方官。  会馆原建筑处在丰淞园路239弄引安弄15号内,被包围在深巷民居之中。南面进门围墙为一青砖雕刻照壁,临一天井。坐北朝南巍然立起一座红砖建造的高大门楼宅第建筑。门框砌青石,上方嵌以横形巨石,上阴刻“三山会馆”,再上方嵌以雕花竖石,中间呈现“天后宫”3字。今雕花已遭损毁,看不出原花纹面貌。在门两边墙基上垒着大形方石,石上都有精美的浮雕,古朴清雅,极含装饰意味。楼门山墙原也嵌着青石周边栏杆,上头雕刻着各种神话人物故事图及花卉图案,刻工极其精细,与墙基方石上的浮雕形成呼应,今山墙栏杆、石雕已不见,改为绿白相间的水泥装饰,呈现简朴。  进入大门,面对正殿,中间是一石板铺成的大天井,衔接门楼突出的一座建筑为戏台,即“打唱台”。两边为二层楼厢房,三面穿连。大殿内原藻井呈圆锥形、顶上雕有莲花,有落英缤纷之感。四角刻有福寿图案,至今保存完好。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殿堂正面沿墙,原塑有循州天后林默及其父母等家人塑像。中间设祭台,供奉航海保护神天后娘娘。两边塑有历代名贤像。正对大殿的戏台,装饰也十分华丽。台顶部为嗽叭形藻井。楹柱上也绘有彩图,金碧辉煌。四周刻有上海城墙的模型,美仑美奂,异彩纷呈,是一幢工艺高超的古建筑。  三山会馆厢楼的西面原来是花园,那里也有房屋,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曾据此为指挥部。起义胜利后,工人纠察队南市总部就设在此。三山会馆是一处珍贵的历史遗址,又是革命斗争的纪念地,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辟通中山南路,三山会馆的大殿正处路界。为此上海市人民政府历时三年完成大殿往后移位修复还原工程,并改由中山南路1551号为出入处。今在这一历史建筑内,专门辟建有上海市南市区革命史迹陈列馆。此外还在此建立上海民间收藏品陈列馆,展出了各种带有民俗性质的大量展品。将原来福建同乡人奉祀天后及聚会议事的地方,沿袭民俗文化传统历史,变成为广泛开展民俗文化研究的场所。  ·松江方塔园·  “方塔”,本名兴圣教寺塔。兴圣教寺始建于五代后汉乾祐二年(公元949年),方塔建于北宋熙宁、元祐年间(公元1068~1094年),距今约900年。元末战乱中兴圣教寺遭毁,只剩下塔和一座钟楼。塔身修长,共9层,高42.5米,因袭唐代砖塔形制,呈四方形,故俗称方塔。塔在南宋和元明时曾多次进行修葺,至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作大修,原 7、8、9层圮毁重建,更换塔心柱和塔刹。在第8层的楼板上,竖立一根高13米的木柱,穿过培顶露出8米在外。后至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塔又损坏,由一和尚用手指血书佛经化缘募捐修塔。

近百年来,到解放前,塔的砖身出现裂缝,塔内各层的木结构全部毁坏,从1974~1977年松江文物部门力求保存宋代原构件,换下了其他部分的腐蚀构件,如塔心木、塔刹、相轮,以及扶梯、楼板、平座、腰檐、栏杆、围廊等。其中斗拱保存宋代原物62%,还有部分券门上的月梁、外檐之罗汉枋、撩檐枋等亦为宋代原物。再现了宋代方塔古朴秀美、玲珑多姿的造型,使之恢复了青春。  现今方塔屹立在松江县城东的方塔园中,这里当初是兴圣教寺寺址,1978年在此开拓和兴建了占地160余亩的园林,以方塔为中心,四周组合古代建筑文物群。这是一座长方形广场,铺饰着整齐的花岗岩。园林设有北、西、东3个园门。北部所见,石板路、石甬道、石壁,满眼尽是排列的石头。从北门进内远远可见巍然雄峙的方塔立在广场上,来到塔边,心胸顿觉开阔。南面临塔可见一座明代照壁,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砖刻建筑物。上面精雕细琢有走兽、树木、花卉和珍宝物等。中间刻一巨兽,长着鹿角、狮尾、龙麟、牛蹄。张着大口,露着尖齿,睁着铜铃般的双眼,呈现凶猛的动态,从其挺拔的双角看,酷似龙的形象。围绕这只巨兽的其它动物和花卉宝物,会使人想到古代神话中的意境。据说这个怪兽叫“ ”,它贪得无厌,什么东西都要吃。有一天它在海边看到红日,凶猛扑去,终于蹈海而亡。这是一个富有寓意的故事。  “照壁”,古时是作为殿宇大宅前的屏障,这座照壁是明代松江府城隍庙的照壁,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建在塔南兴圣教寺院废基上的城隍庙的遗物。抗战期间庙宇遭毁,仅存照壁。今为方塔园中一处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遗物。  方塔园北面有一座宏伟的殿宇,原是上海河南路桥北堍的天后宫大殿,建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是天后宫仅存的一座建筑物。因处身在促狭环境,被一校舍包围,为保存古迹,迁建在方塔园中以恢复古建风貌。天后即天妃,相传是北宋时福建莆田人林愿的第六个女儿。林愿当时为都巡检。据传天后照井梳妆,一神道出来交她一个“铜符”神物,因此而神化。她闭眼见到父亲和哥哥出海遇难,哥哥海上遭劫,父亲生还。后果应验。天后死后至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被敕封为神,后又晋封为“圣妃”。从此历代相沿下来,成为护航之神,后由河南路桥北迁至宋代顺济祠,作为古建筑安置在方塔园中。  另外散置在松江县中山西路的明代建筑“兰瑞堂”,为清初江西巡抚朱春的住宅,面阔5间,进深7架,柱子与梁枋大部分用楠木制成,颇有特点,俗称“楠木厅”。该厅建筑风格简洁明快、素雅脱俗,梁枋全系素面,斗拱均用于梁枋之间,前廊柱用八角形截面木料,较为少见。今亦拆建于方塔园内,用作“明朱舜水纪念堂”。兰瑞堂门前的大小美女峰石,原是明代画家孙克弘别墅中物;长廊向北有一座小花厅,厅外白粉墙内的5座石峰,人称“五老峰”,是明代画家顾正谊的濯锦园废址遗物,今均被取来点缀方塔文物公园园景。  ·草堂碧波醉白池·

“醉白池”位于松江县城西南人民南路。据载,宋代名丞相纬琦,后封为魏国公,辞官回到故里河南安阳,羡慕白居易晚年回洛阳取乐于水池边上,因而建“醉白堂”,悠游于水边堂前。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邑绅画家顾大申仿纬意兴,在明代废园遗址上掘地开池,池上建堂,取名“醉白池”,遂成园林胜景。《醉白池记》载:“纬魏公慕白居易而筑醉白堂于私第之他上,水部君 (指顾大申)又仿纬而以堂名其他。”  醉白池后来曾几易园主,乾隆年间归娄县人禀贡生顾思照所有,曾作池园使用;道光年问被育婴堂购用,成为“慈善”事业的收租场所;日伪时期,为日军盘踞;其后国民党交警部队又进驻,园景遭到蹂躏。解放后1958年扩地辟建为公园。10年动乱中园景复遭严重破坏,明代“石狮”、“泼水观音”等古文物被击碎,建筑物上的古代雕塑、厅堂匾额等多被毁坏,仅存一泓池水和几处残亭而已。  原醉白池规模较小,80年代经过几次扩建整修,如今占地90余亩。园分为内外两部分,外园为后来辟建,在现代化园景中也点缀有湖泊、拱桥、茅亭、长廊、湖心亭等传统民族风格的建筑。过桥穿林,顺廊屋可步入内园,此即为历时300余年的醉白池,园林精华所在。内园占地数亩,以黄石堆砌的长方形水池为中心,四周环以长廊、云墙和楼阁,高低错落,迤逦相连。  “池上草堂”横跨于池北,池尾有小桥,桥下流水通至园后小河,碧波荡漾,一片清淳。池上草堂内立匾“香山韵事”,堂正中挂有“醉白池”匾额,原为清初画家王时敏书,后被毁,由画家程十发重书。屋檐前乔木参天,窗北翠竹摇曳,景象幽雅。堂屋东面有一座明代风格建筑“四面厅”,其上有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赞四面厅周围景色之墨迹。池之东、西、南3面有长廊,廊间四周置有精雕细刻的亭树,多有题额。东南面为“大湖亭”、东北面为  “小湖亭”、西面为“六角亭”、东北角有“卧树轩”、“乐天轩”和船形屋“疑舫”。疑舫上有董其昌题额,是一座具有特色的古建筑。池南廊间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30块,为清乾隆时松江画家徐璋所作,镌刻松江府属各县从元到清初“乡贤”91人的画像和赞词,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张弼、陈继儒、董其昌、夏允彝、完淳父子,陈子龙等。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