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业界新闻

浅谈岭南建筑文化特色

2020年08月13日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拥有两千多年历史,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岭南建筑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岭南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岭南建筑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了岭南的自然资源,结合人民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在中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岭南建筑主要主要分为广府建筑、潮汕建筑、客家建筑和岭南园林建筑。

广府民居主要分布于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府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其代表是镬耳屋,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在明清时期,一般是出过高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乡绅才有资格在屋顶竖起镬耳封火山墙。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后来,只要是发了财的村民,都会建造一所镬耳屋以显示其富有与气派。开间越多意味着等级越高,这自然与先民的等级观念相关。

岭南建筑·镬耳屋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和“四点金”。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大规模的集居式住宅称为“寨”,这是清代潮汕地区乡村居民军事化的产物。从平面上可分为方案和楼寨,从外围方式上可分为围墙和围楼。在潮阳,这种集居式住宅称为“图库”。海滨贫民旧时所居多为涂(草)寮,是夯土或以木、草织成墙体的茅屋。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

岭南建筑·四点金

客家建筑的代表是客家围龙屋。历史上客家人社会宗族制的强化,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祠堂设施的完善和族谱连续修撰。在聚族而居的村落,各族都重视祠堂的建造。祠堂住处讲究风水,重视堂号家声。客家围屋堂号,或有直书故土祖地,或言志明义,这些堂号的命名习惯与唐宋古俗相承。再就是在民居方面出现了超大型的土楼和楼房组合成的大理围龙屋。土楼建筑多以夯土或土坯砖为材料,渐而发展到以花岗石、大青砖为建筑材料,十分坚固,规模巨大。

清末至民国时期,岭南地区出现了骑楼建筑,曾经是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骑楼源自新加坡、香港等英属殖民地,岭南地区的骑楼都是当年华侨从南洋返乡所建。

岭南园林主要指广府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求实兼蓄,精巧秀丽。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现存的清代岭南四大园林分别是清晖园、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其他著名园林还有宝墨园、顺德和园、粤晖园等。

岭南园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处建筑体现一处生活特色,不同的岭南建筑的不同风格,也表现了岭南人与世无争、融入自然的心态。岭南建筑文化,作为中国的典型建筑文化之一,只有获得更多关注和重视,才能得到深入发掘和传承发扬下去。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