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历史

古宅老树诉说岁月沧桑—临颍县大郭镇纣城村探秘

2022年02月10日

在临颍县大郭镇,有一个因纣王和妲己的传说而得名的村庄——纣城。近日,记者在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村落采访时发现,这里除了有动人的故事和神话传说,还有几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一座古宅至今还有人居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落,聆听历史风云和岁月的无尽诉说。

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

3月31日,记者来到距临颍县县城约20公里的大郭镇纣城村,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据《临颍县志》记载,相传,上古尧让天下与许由,许由不受,曾隐居于此,名许由店。商朝时商纣王曾携妲己游玩至此,建立皇城与行宫,城周长12里,城壕宽50米,名为纣城。

“我19岁嫁到这个村子时,南城门和东城门都在,北城门还有一半,现在啥都没有了。”今年73岁的村民陶秀琴告诉记者。

纣城明代为纣城镇,包括今纣城、吴城、张城、刘城、李城、曹城六村,清咸丰年间筑寨,名永清寨,为临颍四大古镇之一。纣城村位于襄城、舞阳、郾城、临颍四地边界,分为纣城北村和纣城南村两个行政村。说起村子的故事,不少村民都如数家珍。村民寇中方甚至花费20多年时间,编写了《纣城村志》,对纣城村的历史变迁、文化教育、风俗民情等进行考证记载。寇中方今年73岁,他带着记者,在纣城村边走边看边聊。

“纣王为了让妲己高兴,专门建了一座花园,种着数百种花。为了赏花方便,又专门建了赏花台和望花渠。你看,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就是望花台,望花台西边就是望花渠。”顺着寇中方手指的方向,在纣北村的农田里,记者看到了一大片麦地,这片麦地的地势比周围的麦田高出约三米,形成一座高岗。而曾经的望花渠的位置,如今也是庄稼地和村民的房屋。寇中方说,纣王和妲己游玩的地方尽管如今已经面目全非,但仍有遗迹。几千年前这里发生的故事,被村民们口口相传,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流传。

行走在纣城村,几座古老的建筑尤其显眼。寇中方告诉记者,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村里目前有四五座,有两座房子保存完好,现在看上去还很气派。

“这两座房子属于清乾隆时期寇云阁和寇云台兄弟两个的,这兄弟两家有15个男孩,家谱上有记载。”寇中方介绍说,两座房子一座还有人住,另一座如今已经荒废了。“房子上的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

仔细观察眼前的建筑,高大的门楼,门楼上的瓦石雕刻工艺精致,屋脊造型独特,据寇中方介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屋脊六兽”。门框、门槛、门墩石都完好无缺,穿越岁月,静静等待着房屋主人和来客。台阶下的一端有一个排水口,遇到雨雪天时,院子里的积水就会从这个口子流出来。“你看这雕刻,过去工匠们的手艺,咱不得不佩服!”寇中方说,门楼上的雕刻,不管是木雕还是石雕,都很立体,栩栩如生,充满艺术性。采访时,这座古宅的主人并不在家,透过门缝,记者看到一面屏风墙,墙上有水墨画和书法。寇中方表示,这面墙是后来翻修的。从院子里可以看到,院内的房子房檐上雕刻着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

“老房子的瓦很结实,现在还能用呢!”村民李天顺今年67岁,他告诉记者,他家也有一处明清时期的老房子,前不久刚刚翻修为新房。他建新房时,使用的就是老房子的瓦。

千年古槐的传说

在纣城村村中心,有一棵远近闻名的千年古槐,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临颍县志》里记载的全县最古老的树。寇中方介绍,相传,这棵古树栽于唐朝时期,那时纣城建立了驿站,这棵槐树当时就栽在驿站里。

3月31日,记者来到千年古槐的位置时,书有“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及密密麻麻小字的《纣城史志》石碑映入眼帘,石碑前方只有一棵新的槐树苗。寇中方告诉记者,古槐树在201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不幸被村里一个智障人士连夜砍倒,之后还被连根拔起。从此,千年古槐消失了,村民们至今还在惋惜慨叹。

“这是我1997年跟古槐树的合影。”寇中方边给记者看他与古槐树的一张合影,边介绍这棵古树与纣城的历代乡亲有着怎样亲密的联系。据了解,古槐树在时,乡亲们把槐树当作美好生活的护佑,树周围有杂物,村民都会主动清理;邻里有矛盾、家庭有纷争,或者有所求,都会到大槐树前烧香祈福。

除了本村村民,方圆几个村的村民也经常来大槐树这里烧香祈福。后来,还有村民自发用砖砌起一座四尺高的墩子,把老槐树的树干支起来,并刻上“千年古槐”四个字,在其上写诗颂扬古槐的历史和意义。

“我小时候经常跑到纣城玩,那时候这个大槐树下人多得很,都是来烧香的。”一位来纣城村走亲戚的曹姓村民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在纣城村,还曾有一座建于北魏时期的龙泉寺,明朝时重建。纣北村村民李桂花今年74岁,在她的印象中,龙泉寺分为前大殿和后大殿,方圆数十里的乡亲都来烧香。纣北小学的校长曹雨涛告诉记者,1985年修建纣北小学时,还挖出了明清时期重建龙泉寺的石碑。现在,这些石碑被埋在学校东侧一角的地下。

一本家谱 记载纣城寇氏的变迁

在寇中方家,有一部他呕心沥血写出的《纣城志》,该书详细记载了纣城村的历史变革、人文故事和历史典故等。

寇中方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近40年来,他一直在村子里经营一家小卖部。1994年春,省里和县里几个专家来村里,寻访村子的历史古迹及早年的石碑等,几位专家对纣城作为古村落却没有严谨的文字记录保存历史,而是靠村民口口相传传承历史表示遗憾。“纣城是座古城,村里有几千口人,应该有村史。”一位专家郑重其事的话语让寇中方下定决心,从自己开始,为纣城写一部史书,专门记载村子的各种珍闻奇事、重大变迁及有成就的人,让后人记住家乡的历史。

说干就干,寇中方和村里几位老教师开始了《纣城志》的编纂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位老教师因故或因病离开,寇中方却一直坚持着。为了某些故事的真实性,他天南海北找老乡和知情人求证,几易其稿才成书。“我是手写的,儿子帮我用电脑打出来。”寇中方说,家人对他的工作都很支持。“大家给我捐了两万块钱,我自费一万元,印刷了500本。”拿着蓝色封皮的《纣城志》,寇中方对记者说。

翻开这本《纣城志》,目录里涵括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人物等多方面信息,呈现了纣城的历史和变迁,散发着一位老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深情。

在寇中方家,还有一套书被他很好地珍藏着,那就是寇氏家谱。“这是全县唯一一部完整无缺的家谱,一本在县档案局放着,另一本在我这儿。”寇中方说话间,拿出了四册线装书。书封面上写着《寇氏宗派》四个字,打开蓝色布封皮,里面共有七本书,分为长门宗派、二门宗派、三门宗派、四门宗派四册。翻开内页,是一页页毛边纸,毛笔小楷竖行折式抄写。

“尊重历史、记载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我们希望纣城的历史和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寇中方说。

来源:漯河晚报 记者:陶小敏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