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业界新闻

著名古建专家马炳坚:中国传统建筑先进性的再思考

2022年03月04日

民族建筑“大家”谈

文/马炳坚

中国传统建筑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历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由最初的穴居、半穴居逐步发展成为种类、功能较为齐全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建筑最具代表性。

一般人都认为,这种草创于原始社会,发展、成熟于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的建筑,一定是落后的。即便有什么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不过是其优美的形式及其承载厚重的历史。至于建造理念、建筑技术、科技含量则乏善可陈,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了。

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根据我五十多年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认识和思考: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的先人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认知的引导下,在顺应自然、巧妙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祉的不懈努力中创造出的一种充满东方智慧和创造力的特殊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包括城镇、村落)选址的理念和方法是科学的。

中国古代的勘舆学,即风水学说,是我们的先人在恶劣的环境下,选择适于人们生存和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尽管其中有一些属于“玄学”的内容,但不外乎“时间和空间”的范畴。由于我们对某些科学现象的揭示还受到当前认知的限制,也不应将它们统统归于“迷信”而断然否定。古代的风水学说与当代的“人居环境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古代的建筑人居环境学。

二、建筑材料的选择是科学的。

中国把建筑工程称作“土木工程”,是因为它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土和木。土、木这两种材料都采自大自然,是环保的丶绿色的,对环境没有污染。而且,这些材料都是可以重复利用或循环再利用的,即便是砖、瓦也都可以重复利用。而且,这些材料最终都可以回归大自然,而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当今世界各国不是都把“碳中和”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中华民族在建造传统建筑方面,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实现“碳中和”了。

三、模数制的建立和应用是先进的。

什么是模数制?简单地说,模数制是为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种基本规则,目的旨在使不同建筑和建筑各个部位的尺寸统一协调。它是加快设计、施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好方法。比如宋《营造法式》规的“材栔”的八个等级,清《工程做法》规定的官式建筑以斗口为基本模数,斗口又分十一个等级等等。

在建筑上采用模数制度当今世界各国都有应用。但中国传统建筑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运用模数制度就已经非常成熟了。为什么中国自古没有像西方那样的建筑师,凭工匠就能把房子建起来?这与我们的建筑很早就施行了模数制、规范化是有直接关系的。

四、榫卯结构是先进的、充满哲理的结构方式。

榫卯,类似于人或动物的骨骼关节,既有可靠的结构功能,又具备能活动的特点。它既是中国古老的阴阳学说的一种物化,又是仿生理念的一种实践。正是由于有这些特点,中国的传统建筑可以拆解重组,可以迁徏移动。这就为躲避自然灾害和材料的反复利用创造了条件。

五、中国传统建筑是世界上最早的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是当下对建筑物建造技术是否先进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

由于中国传统建筑早就具备了模数制、标准化模式,具有了榫卯结合的构造特点,因此,可以事先把各种构件制作出来,然后运至现场进行组装。这是典型的装配式做法。而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样做了。

六、优越的抗震性能。

“抗震”一词是舶来品,特指钢性建筑对地震的抵抗能力。中国传统建筑从材料到结构(节点)都是柔性的,而且柱子不生根(木牌楼除外)。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抵御地震的方式不应称“抗震”,而应称之为“消震”或“泄震”。

2016年和2017年,我们做过两次“传统木构建筑抗震实验”。两次实验都证明,在地震烈度达到11度,同时参与实验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已经报废的情况下,我们的传统木构建筑除墙倒了之外,其木构架,包括榫卯节点也没有丝毫损坏,只是位于角部的柱根发生了轻微的位移(6~7mm)。传统木构建筑之所以如此“抗震”,主要原因有三:材料是柔性的(木材有弹性);节点是活的,可以动;柱脚不生根,也可以动。这些因素,大大消解了地震力,使建筑免遭外力的破坏。

这不恰恰是中国先人“以柔克刚”的理念在建筑上应用的绝妙案例吗?

如果根据这个原理创造出另一套建筑结构理论和计算方法,去取代当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和计算方法,我们将彻底改变当下抵御地震灾害的基本方式。这对全世界人民的福祉将做出何等伟大的贡献呢?

通过以上例证充分说明,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不论从理念还是建造技艺方面,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这一点不容置疑。对此,我们有充分的自信!

最近,网络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说:“西医是科学,中医是哲学”,我十分赞同这种提法。在此,我也要说:“现代钢混建筑是科学,中国传统建筑是哲学”!

为我们祖先创造的传统建筑文化与技艺点赞!

(马炳坚,高级工程师,著名古建筑专家。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主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专家,北京老城区百街千巷整治提升专家顾问)

(经作者本人授权,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