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历史

甘肃庆阳的古建筑

2023年07月24日

政平凝寿寺塔

政平,在泾河北岸,隶属宁县,唐代时在此设过定平县,明代设政平驿,清为镇,古城至今犹存。神韵悠悠的“政平八景”是:“碑上豪光世上奇,泾莲清波卧神龟,二龙戏珠石岩下,丹凤朝阳马西水,唐塔屹立接云霄,清冽圣池永不溢,鹤鸣泾水升平世,种子桥梁搭小溪。”泾河北岸的堡子峰,若泊泾水之巨舟,峰上建有“张氏书房”,前庭后院,古香古色,房屋构件上的木雕工艺精湛,方圆罕见。此地现公布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村。

古塔坐落在政平古城东侧小河沟东岸台地上,通体砖结构,平面呈正方形,楼阁式,高5层19米,底径长2.11米、宽2米。第一层正南开门,檐部每面两朵斗拱,一斗三升,上承叠涩出檐七层,檐上方橡铺以瓦垄。第二、三层施平座,栏杆。内辟四方形塔宝。此塔造型近似西安大雁塔。文物专家认为:“政平这座塔造型较美,工程技术质量很高,是一项新的资料。”这是甘肃境内保存最好的一座唐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环县宋代砖塔

古塔坐落在县古城北侧环江东岸的台地上,砖结构,平面呈八角形,每面宽3.13米,楼阁式,高五层,有塔刹,通高22米。塔身第一层很高,门向南偏东15°,单传券顶,各层塔橡出双杪华拱,上承替木,叠涩出檐,檐上施平座,栏杆,人可通行。各层塔身间隔一面设真门或刻版门和直棂窗,分层变换方向。内辟八角形塔室。掘刹铸文载:“此塔系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五年仲秋上旬有五日”(即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八月十五日)修造。这是庆阳市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雄伟华丽的宋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环县筹资依此修建了公园和文化广场,是县城人们游览、休闲的场所。

双塔寺宋代石造像塔

双塔寺,因有两座石质造像塔而得名。原位于子午岭林区深处的豹子川中部,后因被盗追缴回立于华池县东南山公园之中,并修建了仿古寺院。

造像塔,通体以红砂岩石料打制凿磨镶砌而成,体形癯瘦,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庆阳市境内众多古塔中的精华。

一号塔,平面呈八角形,11层,通高12米。第一层为八面体,每面宽40厘米,第二层以上为十面体,越向上越收小,顶有石制刹柱,刹座上置覆钵、相轮、宝珠。各层有檐,檐上有反叠涩两层,形成坡度,各层塔身置于圆形仰莲盆中,塔身各层各面满布大小不等的浮雕佛像,排列密集,十分壮观。据统计,仅第一层就雕有佛像400多身,全塔共有浮雕佛像3500余身。造像内容,多为佛说法图和供养人。第一层塔身每间隔一面雕以金刚菩萨为主尊的说法图,其余各面整齐地排列出6层小佛像。第二层塔身的一面浮雕佛涅槃像,四周布满佛门弟子,有的跪地,有的痛哭,以各种神态表现对佛的虔诚。第三层以上均以佛说法图为主尊,佛周围布满5厘米高的弟子。

二号塔,建造方法与一号塔相同,平面呈八角形,11层,通高11米,底座四方形。第一层塔身每面宽45厘米,八角形塔身分层置于圆形仰莲盆中。方形底座四周各浮雕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第一、二、三层塔身各面各浮雕说法图,佛周围布满弟子;第四层只在一面开舟形浅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阿南和迦叶)。第五层以上无雕像。据统计,此塔共雕佛像600余身,其头部多残毁。

这两座塔属宋金时期所建,造型秀丽,工程质量极高,通体雕凿造像,工艺十分精湛,是极其珍贵的艺术佳作。考古工作者在原址清理出不少文物及标本,主要有:汉、夏、藏经文卷,宋碗、石造佛像头等,其中“千岁香包”就出土于此。

兴隆山古庙宇群

兴隆山,俗称东老爷山,位于环县东北四合原东。北与宁夏盐池县相望,东与陕西定边县毗邻,民间曾有“鸡叫听三省”之说。山上计有大小庙宇、楼阁数十座(孔)。这些庙宇始建于明代。清康熙、道光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复修和扩建,光绪年间再次修葺。庙宇群共分三组散布于山群之上。北峰为玉皇庙,南峰为马王、牛王、城隍、土地庙,主峰兴隆山。从主峰第一阶沿坡而上,穿过灵官洞(洞顶有灵官楼)即第二阶。第二阶中为黑虎庙和灵官庙,左为关帝庙、药王洞,右为三官虫王庙。从第二阶拾级而上,即兴隆山之顶峰。正中为祖始庙,旁有佛庙、观音菩萨庙、百子阁、韦陀庙、钟鼓楼。顶峰四周林木丛生,楼阁庙宇隐于其中。庙宇、楼阁大部为砖木结构,飞檐翘首,雕梁画栋,古朴美观。庙内有泥塑上百尊、壁画近千幅,造型生动优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率领的长征红军途经环县,曾于此山庙宇宿营。每逢庙会,毗邻省县商民、游客和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云集于此。兴隆山古庙宇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旅游景点之一。

罗川赵氏石坊

罗川位于四郎河北岸,东北距正宁县城30公里。清代及以前这里是真宁、正宁县址。

罗川古城中现保存三座石坊,从东向西依次是恩宠坊、天官坊、清官坊。

恩宠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是赵邦清为感念生母刘氏、养母高氏教养之恩建立的,通高9.7米、宽8.35米,面阔3间。

清官坊、天官坊,分别建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四月和十二月,是朝廷为表彰 清官赵邦清(曾任山东滕县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贵州遵义道监军参议)所建。均以红砂岩石磨凿镶砌而成,与“恩宠坊”建造风格一致,唯规模较小,高8.4米、宽8.23米。

这三座石坊均为四柱三间三层楼,斗拱歇山顶,全以红砂岩石料凿磨镶砌而成。明柱两侧有雕作石鼓,坊面浮雕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山水、云木、房舍,还刻有文字,场面宏大,造型优美,刀法细腻,形象逼真,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具有很高的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价值。

普照寺,坐落在庆城县城内,原有建筑规模较大,同时有宋代太平兴国年间建筑的砖塔一座。惜尽被拆毁,今仅存大殿。

大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柱头斗拱为双抄双下昴。当心间补间斗拱为斜拱,其余各间斗拱各一朵。斗拱形体粗壮,柱头有几卷刹,歇山顶,房脊两端施鸱吻饰。明柱彩绘已脱落,唯一梁面残留二龙戏珠图,柱础六角形,各面浮雕一小卧狮。

据文献记载,此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以后各朝代均有维修。近年,庆城县筹资对大殿恢复改造维修,并修建了部分仿古建筑。

辑宁楼

辑宁楼即旧宁州衙门楼,坐落于宁县城内中部石砌墙墩之上,下为旧署正门。楼东西长15米,南北宽5米,高约7米。砖木结构,五脊六兽,四檐出水,内为大厅5间,外面正前为明柱长廊,六柱间距3米,气势壮观。原楼建筑时间不详,清同治七年(1868)毁于兵燹。民国13年(1924)重修。民国26年(1937)红白区域划界谈判在此举行。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坐落在西峰区董志镇罗杭村,位于寺沟川蒲河与茹河交汇处的东岸覆钟山石岩上,东北距西峰城区25公里。是陇东地区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创建年代较早、延续时间较长的重要石窟。平凉市泾川县有同时代修建的南石窟寺,世人遂将此二窟并称为“姊妹窟”。

北石窟寺窟群包括今寺沟南1.5公里处的石道坡、花鸦崖、石崖东台和北1.5公里处的楼底村的一个窟等几个部分。其中以覆钟山窟龛最为集中,现存窟龛282个,再加上其他几处,窟体内总计达295个窟龛。

北石窟寺的窟群,开凿在高20米、长120米的覆种山岩壁之上,大小造像有2126身。窟龛上下密集,宛如蜂房。165号窟高达14米,小龛只有20厘米,石质为早白垩纪黄砂岩,质地均匀,胶结性能好。

据史书记载,此窟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为泾川刺史奚康生所建。石窟造像不仅数量多,而且雕作技巧水平较高,再经过北周、隋、唐各个朝代的增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开凿于北魏时期的165号窟,覆斗式顶,窟内体呈方形,宽达21.7米、高14米、进深15.7米,规模宏大。造像以七世佛为主体,再配以胁侍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阿修罗等塑像,佛高8米,菩萨高4米。窟顶有千佛、飞天、伎乐人以及以佛本生故事为题材的彩绘浮雕,是不多见的北魏石窟艺术佳作。

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经过专家论证,国家几次投资对其进行维修、加固和周边环境治理,已成为市内主要的旅游景点。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