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常识

中国古代建筑样式观览——梁柱架构

2023年09月14日

台基以上为屋身,其主要由梁柱、墙垣、格扇等组成尤以梁柱为屋身之骨架、梁柱构架在功能上承托屋盖,以遮日蔽雨,还可与墙垣、格扇等一起围合分制空间,在水平方向上与外界隔开,减少外界对屋内的干扰,以利屋主的活动和休息。

由于中国古代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多数地区都盛产木材。本着就地取材的便利,故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数千年间,从官室到民宅无不以木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用材特点。

中国古建筑以木构架结构方式为起点,在长期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立面样式:从原始社会未期起,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风范。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拾梁式适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位。

抬梁式:此木构架方式至迟在春秋时代已初步完备,后来经过不断提高,产生了一套完整的做法。抬梁式木构架按其各部分不同的受重情况可分为四部分:直立承重的是柱横卧承重的是梁、檩、椽介于二者之间,以传布重量、帮助屋顶出檐的是斗拱还有仅起连结作用并不承蛋的是枋。

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成法是在四根立柱的顶端,以左右二梁与前后二枋相围相连组成一“间”。中国古建筑的每间正面称面阔,内向称进深。面阔与进深的空间尺度均由左右或前后二根柱子间的距离而定。中国一个单体古建筑的整体性空间面积就由这几个面阔的间和几个进深的间总和而成。上述进深向的左右二梁上还立矮柱,然后在柱顶上再架梁······,建筑越大这种架梁立柱的重复也就越多层层叠叠使屋顶向上升起。

由于立柱为整个建筑的最大承重部分,故建筑越大柱子亦越多,众多林立的柱子因位置而异可分五类:

1、檐柱:屋身部分最外一周柱子均是。

2、金柱:檐柱以内的柱子均是,屋身最内一周的是内金柱,在内金柱与檐柱之间的是外金柱。金柱高于檐柱。

3、中柱:在金柱位置上,上端部顶着脊檩的即是其高度在一个单体建筑的众多柱子中往往是最高的。

4、山柱:在檐柱的位子上,上端部顶着脊檩,其高度与中柱不相上下。

5、瓜柱:其下端着于横梁上,上端顶着各类金檩,其高度在各类柱子中是最矮的,童柱是它的别名。

梁柱解析

柱子的造型处理有二类基本样式,一为上细下粗之直柱,这类柱子的造型符合力学上的承重原理。另一为两端稍细,中间略略凸起的梭柱,这类柱子的造型能抵消垂直线引起向内凹陷感的视觉误差。由于同样原因,古人往往将角柱直径加大,以抵消角柱在明亮天空衬托下会引起瘦弱感的视差。中国古建筑上立柱的截面绝大多数为圆形,异形者较少。秦代有方柱,汉代还出现了束竹柱和人像柱等,但均不多见。汉代有不少立柱的截面为八角形,这种八角柱在南北朝时亦有沿用。

唐宋时,在一些高等级的建筑上有檐柱与金柱等高的现象,而其余各朝代的金柱均高于檐柱,这由中国大屋顶的基本造型所决定。另外,唐宋元时的檐柱中间低,向外两侧檐柱不仅逐渐增高,还逐渐向内倾斜,这是“侧脚生起”的手法,为唐、宋、元时特有的建筑造型语汇。

古建筑正面檐柱的柱距随着时代的不同亦有所变化。从汉代画像砖和陪葬明器来看,当时柱距有等分的,也有中间明间的柱距较宽,其它各间柱距略小而相等的,还有一部分柱距变化不规则的。唐代建筑明间的柱高与柱距的一般比例为8:10,以后各代明间高宽关系模仿此比例的为数不少。唐代每间面阔的柱距变化有三种手法:一、中间明间柱距最阔,最外侧两间柱距最窄,其余各间面阔相等二、中间明间柱距最大,其余各间柱距略小于而相等三、除了最外侧两间柱距最小外,其余各间柱距相等。从各种资料来看,唐代每间面阔的柱距变化以上述第二种手法为多见。宋、元二代每间面阔的柱距变化亦模仿唐代已用过的三种手法。明清二代每间面阔的柱距一般为中间明间柱距最大,两边每间柱距向外依次递减,柱距逐渐缩小。

梁的功能是承受由上面檩条转下的屋顶重量。梁是顺着进深方向架于二立柱顶端,最底下的是大梁(又称大柁),大梁上再立二根瓜柱,瓜柱顶端再立被称为二梁(又称二柁)的横梁,根据建筑规模的大小,逐步向上架梁。 大梁无疑是各种梁中最大承重者。古人习惯将梁上所承檩的总数呼作“X架梁”,如各架梁上共承五根凛条,那么这现象就称作五架梁。一般情况下,前面数字越大,也就表明这个建筑进深越大。梁架一般为单数,但也有为双数的,如使用卷棚顶或单侧带廊的就会出现此类情况。

古人称瓜柱的垂直高度为举架,称横梁顶端向内到瓜柱所在处的水平向距离为步架。步架与举架的空间构成关系为“步架向内叠减,举架向上叠增”。这种结构方法也是造成中国古代大屋顶向下弧面曲线的关键因素。这种结构方式始于唐。在唐以前各步架等距,各举架亦等高,故造成屋顶斜面平直。从唐代始,朝代愈后此手法愈强化故到清代时步架向内水平距离越向中心越短,而举架向上的垂直距离越向上越高,使步架与举架的剪刀差距离增至最大状态,故使屋顶造型也变得越发高大而陡削。

檩是横向架于柱梁组合的交接点上。檩的截面有长方形和圆形二种基本样式。檩因所处空间位置不同亦有不同的名称,架于山柱或中柱上的是脊檩,架于金柱上的是金檩,架于檐柱上的是。

橼的位置处于檩与檩之间,并与它们在方向上成直角。椽的截面有方或圆二种造型。橼也因空间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称谓,有一端架于脊檩上的是脑椽两端架于二根金檩上的是花架橡(因位置还可分上、中、下等称呼),一端架于金檩上,而另一端伸出檐檩外的是檐椽,前端向上翘起后端与檐橼相接的是飞橼。

枋的两端伸入立柱的上端内,它的上表皮紧贴梁或檩的腹部因此枋在功能上只起柱与柱之间的连接作用,而不起承重作用。如枋与斗拱相组合时,枋也承重。枋的剖面一般为长方形,唯有唐宋时枋的剖面两边呈有力的圆弧形,上下两端乃为平面,此枋称琴面枋,为唐宋古建筑上的历史符号。

穿斗式木构架也是沿着进深和面阔方向立柱,但进深方向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惊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它的主要特点是用较小的柱与“穿”,做成相当大的构架。这种木构架至迟在汉朝已相当成熟,流传到现在,为中国南方诸省民间建筑所普遍采用,但也有在房屋两侧的山墙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用抬梁式的混合结构法。

井干式木构架是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据商朝后期陵墓内已使用井干式木椁,可知此结构法应产生于这以前。此后,周朝到汉朝的陵墓曾长期使用上述木椁,汉初官苑内还有井干楼。至于井干式结构的房屋,据汉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随葬铜器所示,其可直接建于地上,也可象穿斗式一样,建于干阑式木架之上,不过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这种结构法。

在上述三种木构架形式以外,西藏、新疆等地区还使用密梁式平顶结构。

由于中国古建筑的承重问题全由梁柱构架和台基解决,屋身的墙垣完全不承重,因此屋身部分的门、窗、墙垣等均可大虚大实、大开大合地自由安置,与现代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