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常识

中国古建筑装饰盘点

2024年01月29日

  中国古建筑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本文将对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装饰进行盘点,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它们的特色和价值。

  装饰屋顶

  屋脊饰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上有各种屋脊,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脊、垂脊、戗脊,在不同的屋脊上也会有不同的脊兽。

  正脊,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屋面相交形成,是屋顶最高的一条脊。正脊上通常有很多装饰,中间的是脊刹或宝顶,有各种造型,两边的是吻兽(鸱吻)或者望兽,吻兽是向内咬住屋脊,望兽是向外望向远方。正脊本身也会有一些图案雕饰。这些脊兽和装饰有很多都是琉璃构件,色彩华丽,引人注目。

  垂脊,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屋顶正脊垂向屋檐的一种下垂式屋脊,起到防止雨水渗入梁架、美化屋顶天际线等作用。垂脊上有时会有脊兽,和垂脊连在一起的是垂兽;蹲在垂脊上的是蹲兽,通常会排成一排,根据建筑等级来决定数量。

  戗脊,是歇山顶独有的一种屋脊,从垂脊末端延伸到屋檐最外侧。戗脊上有时会有脊兽,和戗脊连在一起的是戗兽,蹲在戗脊上的是蹲兽。

  悬鱼

  悬鱼是中国民居中建筑装饰中的艺术品,是以木板制作,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称为“悬鱼”。悬鱼纹样形状各异,雕饰精巧,低调奢华而又内涵丰富,有着多种造型和含意。悬挂在山尖的正中,距山墙一定距离,悬鱼的背后由一根铁条与山墙固定,它的存在,加强了山墙处搏风板的整体性,使之更牢固、耐用。就如“雀替”、“斗拱”等一样,既满足了结构上的需求,又体现了装饰效果。

  墙体装饰

  墀头

  墀头(chí tóu),俗称“腿子”,或“马头”,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构件之一。它属于山墙伸出至檐柱之外的部分,突出在两边山墙边缘,用以支撑前后出檐,远远看去像是房屋昂扬的颈部。墀头主要承担着屋顶排水、边墙挡水、建筑装饰等作用。

  墙檐

  墙檐是墙的上端与屋顶相交的部分。当墙的上端不与屋顶相接,而直接做成凌空的山墙或院墙,墙的上端就称为墙头。墙檐、墙头的基本形状是最上面有一层瓦面,瓦头挑出于墙体以免雨水淋湿墙面,在墙的上端用几层挑出的砖相叠支托着伸出的瓦头。有的墙上端不用挑砖而用砖斗拱支托瓦头,这种斗拱形式可简可繁,可以是一层或者两层。有的在挑砖和斗拱下,在墙上抹了一层白灰面,在长条的白灰面上有时还加以彩绘。瓦头、斗拱、灰面组合在一起,成为墙头一道绚丽的花边。通过这些不同式样的斗拱、挑砖,不同宽窄、不同花饰的抹灰边条,使简单的墙檐、墙头变得丰富多彩。

  木构装饰

  斗拱

  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它位于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有逐层挑出支承荷载的作用,兼有装饰效果。

  雀替

  雀替处于梁柱之间,借助可缩短梁的跨度,减弱两者间的剪力,防止横竖构件间角度的倾斜,起到加固承托的作用。雀替作为木作中替木种类的一种其装饰纹样、造型式样、色彩构图受历史、地域、民俗等因素影响而形成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分为以下七类样式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花牙子。

  垂花

  垂花柱,又称垂莲柱,是一种半悬式的木柱,它与立柱相对,底部有花型雕刻。在传统建筑中,垂花柱多用于出挑屋檐,占天不占地,既符合使用功能,又节约用地。同时,垂花柱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使整个建筑更加美观。

  门窗装饰

  门环

  门环又称为“铺首”,确切的说,铺首只是门环的底座,铺首衔环才是一个完整的门环。门环是用来开关大门和叩门的一种实用物件,在中国绵延了数千多年,集实用、装饰和门第等级为一体的一种古建筑构件。

  门罩

  一般在大门上或厅堂入口前的梁枋下,为突出大门的总体形象,或提高厅堂的华贵气度,常设有门罩。罩是作为室内分隔而又不封闭空间的装修隔断,用浮雕或透雕而成,上面满布精美的图案,富有装饰性。

  窗饰

  随着建筑的发展,窗的类型更为丰富,主要形式有直棂窗、槛窗、支摘窗、空窗、漏窗等,窗除了有采光、通风、窥视的功能,还兼有取景、装饰的作用。传统民居建筑中窗户具有不同的形制类别,其组合和实际运用也是有一定差异的。窗户的图案源于其他装饰艺术,如青铜器纹样,古代玉器的图案,还有来自纺织物图案的等。这反映了中国传统艺术在整体上的系统性和继承性。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