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常识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2024年02月29日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与文化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建筑等各个方面。其中对中国古建筑的艺术形象及文化内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社会礼制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儒家“礼”的思想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孔子说:“为国以礼。”晏婴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礼” 成了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建筑中,这种思想表现为通过建筑的形式、规模和装饰等方面来区分人们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例如,在周朝的《考工记》中,记载了城市布局的细节,包括九条经线、九条纬线和九条轨道。城内有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宫城的正前方是朝堂,后方是市场。天子所居的宫城位于中心位置。正如《荀子·大略》所言:“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在战国时期之前,王侯将相的墓葬和一些寺庙都以东方为中轴线。而明朝以前的宗祠牌位也是坐西朝东的方位。这些布局都体现了等级分明和中心至尊的礼制思想。在民居建筑中,也有类似的影响,例如四合院的布局遵循“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位置序列。

  此外,色彩点缀、彩画型制运用以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和尺寸规模的大小都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限制体现了礼制中贵贱有别、尊卑有序的社会伦理观念。这种礼制思想左右着人们在建筑中进行生产和营造时的选择,将儒家礼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价值观得以充分体现。

  天人合一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又言“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强调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特征。因为人类生活于自然界中,人类的发展依托于自然,所以人的社会生活应尊崇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与自然达到和谐。

  在古代建筑中,布局和方位常追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通常根据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和风水信仰,选择合适的方位,以保持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例如,道教寺庙通常面向自然风景,以达到与自然一体的效果。

  古代建筑也注重追求自然,如园林营造常见于中国的官式建筑、士大夫建筑以及普通的民居中,只是规模大小不同。在人的居住环境中,将大自然景观艺术化缩微到咫尺园林中,人工造设石、木、池,象征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山、林、湖、海,使建筑与自然更好地交融在一起。

  在传统建筑内外空间中,力求将自然美景巧妙地引入到建筑中,即“借景”的手法。这种手法的实质就是本着因地制宜和触景生情的原则,巧妙地借用自然之“造化”和人文之“精巧”,创造出“得体合宜”、“情景交融”的风景园林景物。中国传统园林“借景”的手法充分体现了《园治》中“从心不从法”的原则,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观念。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中庸”认为万事万物不可走极端,过犹不及。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从美学角度看,在建筑上追求垂直性、规则性、对称性、直线和轴心,放弃不对称和弯曲的图像,以便更好地形成庄严庄重的空间布局。这一点在中国古建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皇宫、陵墓等礼制建筑,还是普通民居,都可以看到轴线的存在。

  文化内涵上,“止”,非静止也,乃适度也。万事万物皆有其位,皆有其度。在此文化内涵下,万物得以共存,以最大之宽容,容纳一切。每一种因素的发展都是适度的,既不过度也无不足,恰到好处。人们追求的,便是这万物的和谐,这中庸的境界。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