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千年匠心铸就的华夏文明瑰宝

2024年04月18日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建筑如同一部厚重的史诗,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匠心。从远古的穴居到后来的土木结构,从简单的遮风挡雨之所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庙宇,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魅力,更是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汉式建筑

  在中国封建时代初期,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茅茨土阶”台榭体系结构,即“茅草屋顶,版筑泥墙,筑土台基”结构,是一个既没有建筑形制,也没有体系定格的时代。到秦灭六国统一王朝以后,经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开始兴盛秦砖汉瓦和木构架技术,用以废弃淘汰台榭体系,这时中国古建筑才具有了一定形制风格。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1年,这个时期的建筑通称“汉式建筑”。

  其建筑特点是:整体造型平直舒展、脊端檐角微微上翘,屋脊装饰朴实无华。

  宋式建筑

  在南北朝战乱结束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唐、宋时期,从隋唐至宋元时期,是中国古建筑的鼎盛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的建筑,无论从建筑技术、施工规模、装饰程度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而且使构造技术和施工额度,最终形成《营造法式》的有文可循时代。对唐、宋、辽、金、元等时期建筑起到了正规化的作用,虽然各个时期的建筑在细节上有些不同,但基本上都符合宋《营造法式》理论要求,因此将公元581年至公元1368年这些建筑通称为“宋式建筑”。

  其建筑特点是:屋顶屋檐有明显下弯曲线,脊端檐角上翘度比较大,屋脊屋檐及木架装饰繁华绚丽。

  清式建筑

  在我国封建王朝最后的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经过唐宋年代的飞跃发展后,开始转型进入稳固、提高和标准化时期。将土木建筑的规章制度,如奏折所述“一切营建制造,多关经制,其规度既不可不详,而钱粮又不可不慎”,于是产生出清工部颁布《工程做法则例》的条例文件,其间各种官式大小建筑,均根据该条例进行建造,讲“其营造工程之等第,物料之精粗,悉按现定规则,逐细校订,注载做法,俾得了然,庶无浮尅,以垂久远”。该条例也是继元末以后时代的营造总结。

  因此,将明清这个时期即公元1368年至1911年的建筑称为“清式建筑”,其建筑特点是:整体造型稳重大方,屋脊屋檐中规中矩,正脊平直、翼角稍翘,装饰豪华而不繁缛。

  回顾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史,我们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匠心所折服。他们凭借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创造出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奇迹。这些建筑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和研究古代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