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常识

中国古建筑构件|昂

2024年05月24日

  “昂”是斗栱中斜置的长条形构件,通常位于华栱之上,在斗栱中如尖刺一般突出。昂,原是唐宋建筑中,斗栱上以杠杆作用、起到对屋顶支撑作用的斜置构件,到明清则作为装饰品而出现。昂主要分为上昂与下昂,插昂与假昂。

  上昂

  上昂多出现在江南的建筑之中,朝外的昂嘴(昂尖)向上。以在同样的出跳下,将屋檐或天花挑得更高。在现存实例中,多见于屋内的内槽铺作、平座与藻井的铺作中。到元、明时期,上昂逐渐退化,在斗栱中变为隐出的形式,到清代完全消失,只留下六分头或菊花头作为其存在过的遗迹。

  下昂

  下昂在现存的早期建筑中较为多见,与上昂相反,下昂朝外的昂头向下,整体如杠杆一般将屋檐挑出。下昂还可以调节斗栱出跳与挑高的关系。在同样距离的水平出跳上,由于下昂为斜向下放置,相比华栱,可以使檐口降得更低,从而更加经济地保护墙面不受雨水侵袭。

  早期建筑中的下昂较长,昂尾通常压于梁栿之下,也有在槫下用蜀柱叉昂尾的做法。下昂昂嘴的断面,有多种砍削形式:

  ①方头昂,直接斫为方形,现存实例多见于日本早期建筑;

  ②批竹昂,从斗下平直斜杀,在现存唐、辽建筑中较为多见;

  ③琴面昂,昂面为曲面,装饰性更强,常见于宋金及以后的建筑中。

  转角铺作的下昂称为角昂,其上的耍头也做成昂的形式,称为由昂。由昂上通常安平盘斗,置角神或宝瓶,承托其上的角梁。

  插昂与假昂

  插昂与假昂已无下昂的结构功能,只是出跳的造型像昂,因此都不属于下昂,而假昂严格来说不能算作昂。

  插昂常用于四铺作或五铺作中,与下昂一样,也是斜置构件。但插昂并无昂尾,整体不过柱身中线,相当于“插”在斗栱中,起不到下昂的杠杆作用。

  假昂则更进一步,直接成了平置构件,可以理解为把华栱的出跳部分削成昂嘴的样子。假昂在宋代就已出现,到了明清时期,建筑斗栱中则大量使用假昂,这也标志着下昂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