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建筑常识

解码中国古建筑第一语言——斗拱

2015年07月16日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装饰与结构部分,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它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斗拱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制流变的重要标志。斗拱位于屋檐之下,梁柱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同时,斗拱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檐桁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

  斗,即承托拱、昂的方形木块;拱则是驾于斗上的弓形横木。一组斗拱(宋代称“朵”,清代称“攒”)由若干个斗和拱组成,可置于柱头之上,也可置于两柱之间的阑额上或角柱上,分别称为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或转角铺作(“铺作”即斗拱的总称)。

  从结构上,最重要的是栌斗(即斗拱底部、柱头之上的那块大方木)和华拱,后者是从栌斗上挑出的、与建筑物正面成直角的拱。华拱可以上下重叠使用,层层向外或向内挑出,称为“出跳”。一组斗拱可含一至五跳。横向的拱与华拱在栌斗上相交叉,与墙面平行。每一跳有一至二层横向拱的,称为“计心”,没有横向拱的出跳,称为“偷心”。

关于信息

2014-2024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陇ICP备15000073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
关闭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