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老舍之子舒乙谈青岛古建筑保护 比北京做得好

来源: 作者: 更新于:2015-1-22 阅读:

原标题:老舍之子舒乙谈青岛古建筑保护比北京做得好

  舒乙先生谈老舍与青岛

  青岛新闻网1月22日讯“第一机理不变,第二体量不变,第三外观不变,第四颜色不变,这叫做古建筑保护的不变原则,建筑里面爱怎么变怎么变,尽量现代化。这个对青岛非常重要,因为青岛的房子是一百多年前,当时德国人建的,怎么保护?应该遵循这个不变原则。”1月21日,舒乙先生在谈到青岛古建筑保护办法时,谈到了上述观点。

  舒乙,1935年出生于青岛,中国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之子。1月21日上午,舒乙受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出席了在南海路23号海滨旅馆旧址举行的“城市的记忆与传承——城市文化与城市风貌保护学术交流会”。在会上,舒乙做了题为《老舍与青岛》的主旨演讲,回忆了老舍先生寓居青岛期间的故事,感慨青岛为纪念老舍先生所做的种种积极工作,赞扬了青岛在传承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历史文化名人足迹和影响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青岛古建筑保护远远领先北京

  演讲一开始,舒乙就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例,谈到了我国古建筑保护的严峻现实,“北京在文物保护上是很落后的城市。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落后到极点,这个落后不是说生活水平落后,是指保护落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保护到什么程度?毫不客气地讲,比任何一个现代同时期的中小城市要差很多。”舒乙认为,北京的四合院如今一片狼藉,生活环境很差,90%都是危房,但是政府却一筹莫展,相比之下,青岛是很领先的,比北京强多了。

  “北京的房子是土木结构,跟青岛的洋房还不太一样,需要重拆,让清华大学画图,整个拆掉,然后再整个由政府掏钱做基础工程,上水、下水、电、煤气、暖气、宽带、电话,这个需要政府掏钱,然后三结合的重新盖,然后把居民挪出去。”舒乙提出了北京四合院的保护意见,同时他认为青岛在城市记忆、城市传承、城市文化、城市风貌保护做的很好,值得全国很多地方借鉴。

  回忆老舍青岛故事

  舒乙说,自己这次来青岛是为了参加《老舍青岛文集》的出版仪式,回到家乡,他回忆起了自己和青岛的渊源。“我生在青岛,这是1935年的事了,我今年是79.4岁,我在青岛住到2岁,1937年抗战了,就跑到济南,之后济南沦陷,黄河铁桥修好以后,跟着妈妈回到北平,当了五年的亡国奴,实在混不下去了,妈妈带着我们几个长得比较大的孩子,逃出北平,在路上走了55天,走到重庆,和父亲会合,这已经是1943年的事了,那一年我8岁。”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