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12-30 阅读:

  宁立新说:“文物责任风险,是每位文博从业者的心病,怎样更好地保护呢?就拿山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来说,创办历史达30年之久,很多东西都堆置在库房里,如果不是‘一普’,恐怕没有机会去集中梳理;太原人都知道崇善寺,作为佛门圣地该寺庙里藏有很多珍贵的经书,通过此次‘一普’工作,该寺庙的僧人才知道里面有什么经书,有何等重要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普查的意义所在,能让我们知道自己家有什么从而更好地进行保护。”

  其实,在普查中还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在对各地市图书馆普查时发现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古籍,但保存现状令人担忧,书籍无法在恒温恒湿、防虫防尘的环境下进行保护,但是经过“一普”工作人员的指导,图书管理员开始使用纸质文物的保护技术。“及早发现安全漏洞,及早纠正,能让文物得到合理的保护,‘一普’无疑是加强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性,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据宁立新介绍,在对行业外单位普查的同时,也是文物认定的过程,会让更多文物有名有分,实至名归。

  成果惠民让收藏在“禁宫”的文物活起来

  在老百姓看来,“一普”不关自己的事儿,其实这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在普查结束后,老百姓有望通过网络上的数字博物馆进行观看,文物将真正实现其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性,为山西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内涵支撑。“目前国家普查办正在建设服务平台,会集中性地展示‘一普’成果,到时候公众不仅可以看到博物馆中的文物精品,也能看到深藏在库房里的东西,这样就大大延伸了文物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在宁立新看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不仅可以促进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还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文物的具体了解和认识,让藏在“禁宫”中的文物活起来。

  此外,为了让“一普”工作最大程度地惠及社会大众,宁立新还希望有机会把全省各地珍藏的“家底”来一次集中性展览,让公众能亲眼看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文化珍品,开拓公众眼界,增长大众的历史文化常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也是最好的、最生动的社会宣传教育途径。

  2016年,“一普”工作将进入到收尾、总结阶段,但对于山西省来说,该项工作仍将继续。宁立新说:“英国第一次文物普查用了30年时间;法国的文物普查工作从1962年启动,现在还在进行当中。所以摸家底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应该时刻知道我们有什么,怎样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让其成为一项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为山西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加油助力。”具备了开展出水文物,特别是出水木质文物保护的条件。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