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浅析永靖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

来源:《发展》杂志2015年第一期 作者:(第一作者系兰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第二作者系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学生) 更新于:2015-4-29 阅读:


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此之前,“永靖白塔乡古建筑艺术”已在2008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 年12月3日,“永靖古建筑修复技艺”正式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靖白塔乡古建营造技艺是一种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榫卯为主要结合方式,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 的一种古建筑营造技艺。“白塔的木匠, 五屯的画匠。”相传木匠始祖鲁班在炳灵寺开凿石窟,功成离去途中不慎将一把斧子遗失黄河边的白塔寺川。从此,白塔寺川名匠辈出,个个出类拔萃,闻名西北,蜚声全国。西北地区的建筑,大到宫殿庙堂,寺院道馆;小到亭台楼阁,村宅民居;尽为白塔掌尺所建。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白塔掌尺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授的营造技艺遭到毁弃,濒临失传。本文旨在对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历史、发展、种类、价值以及传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提高对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认识,促进其保护与传承。
一、历史沿革
(一)历史渊源
白塔木匠早在西汉时已声名远扬。 东晋时期,白塔木匠在丝绸古道的黄河渡口修建了炳灵寺和凌空栈道。炳灵寺坐落在永靖县西南寺沟峡黄河岸北,在南北长2公里的陡峭险峻的红砂岩悬崖上,石窟神龛鱗次栉比,栈道凌空,雄伟壮观;这座炳灵寺石窟不仅以石刻雕像作品见长,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同样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齐名。西晋时期,白塔木匠修建了黄河“天下第一桥”—“河历”桥,后又建“飞桥”。建于唐代的炳灵寺“大佛阁”亦是出自白塔掌尺之手。著名学者、文史学家郑振铎先生曾赞叹道:“此建筑是先民创造的伟大艺术宝藏”。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兴起,藏、蒙、汉等民族盛行修建寺院,直至民国时期白塔木匠人才辈出,涌现出陈来成、胥步山、朱存聪、陈闯成海葫芦等著名工匠21位。据《永靖县志》记载,1954年白塔木匠有1686人。“文革”时期“破四旧”古建筑营造停止,白塔木匠从全国各地回到永靖县务农,传承被迫中断,产生了短暂的断层。
改革开放后,白塔木匠重振雄风,对毁坏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同时新修了敦煌上下寺、月牙阁、敦煌山庄、“四库全书”文溯阁等大小近5000座古建筑,名声大震。据“永靖县古建公司”统计,1978-2012年,白塔木匠共修佛寺5112座,庙观1428座,清真寺3718座;维修旧建1478处;其他如亭、阁、馆、堂、民居等民间不注册修建的建筑 则更难以数计。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