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攒尖顶

来源:永乐古建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8-13 阅读:

  攒尖顶是一种屋顶各面向中间交汇,形成中央尖顶的屋顶形式。这种屋顶形式在中国古建筑中使用相当广泛,其大量使用在园林建筑中的亭子上。其平面形式眼有圆形,方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屋面可以做成单檐、重檐、三重檐等。

  (一)单檐方亭:

  单眼方亭的下部构架——柱子,额枋等与一般建筑相同,唯柱头上设角云,用以承接檐檩。角云又叫做“花梁头”。上部构架有两种做法:

  1、趴梁法。即“井字梁”法。一般沿进深方向放置两根长趴梁,梁两端趴在檐檩上,平面位置在金檩平面的中轴线处。在面阔方向设短趴梁,趴梁两端在长趴梁上,组成“井”字形的上部构架,其上再放金枋,金檩等构件。

  2、抹角梁法。抹角梁放置在与面阔和进深均成45度的位置上,梁两端搁置在檐檩上,梁轴线必须穿过交金檩的交点(4-18)。4根抹角梁组成上部构架,以承金枋、金檩、角梁、由戗、雷公柱等。

  (二)、重檐方亭

  重檐方亭的柱网有所谓单圈柱和双圈柱之分。

  1、双圈柱

  双圈柱重檐方亭相当于在单檐方亭外面再加上一圈围廊檐。内圈的金柱支撑上层檐,外圈的檐柱支撑下层檐。金柱与檐柱间用抱头梁、穿插枋等拉结。上层檐做法同单檐方亭(4-19)。

  2、单圈柱

  单圈柱的重檐方亭仅有外围的檐柱,而无内圈的金柱。显然室内的有效使用空间得以扩大,但是上层檐构架的支撑需特殊处理。通常采用井字梁法或抹角梁法。

  (1)、井字梁法

  井字梁法是先在方亭每边明间两柱间沿面阔和进深方向各架设两根梁,形成井字构架。在井字梁交接的节点处立童柱,以承上层檐构件。为加强井字梁,在两下常设井字随梁。随梁断面常与檐枋同高。井字梁梁头做桁碗,以承檐檩(4-20)。上层构架可采用抹角梁法。

  (2)、抹角梁法

  这里所说的抹角梁法是以抹角梁下层檐角梁的交点为支点,以下层檐角梁为桃梁,将整个上层檐构件做在下层檐角梁悬挑出的后尾上。下层檐角梁后尾做透榫,插入上层构件4棵悬空的柱子上。垂柱头可做成雕饰(4-21)。下层抹角梁的平面位置应设在下层檐步架2/3处,使下层檐角梁的后尾不致挑出过长,并应用铁件加固下层檐角梁与上层悬柱交接的节点。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