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揭秘故宫古建保护那些事儿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中国日报网 更新于:2019-9-19 阅读:

日前,在位于故宫东华门角楼的古建馆内,《故事集:古建工程师的一甲子——于倬云百年诞辰展》的策展人谢安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着一张张斑驳的旧照和泛黄的图纸,将故宫古建筑保护的种种往事娓娓道来。

故宫曾清出垃圾25万立方米

曾经的紫禁城是什么样子?从展览开篇的一张上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故宫的丹陛一片荒芜,广场上长满茂密的杂草,给人一种破败的感觉。这张老照片拍摄于故宫保和殿东侧左翼门。

“事实上,在晚清至民国期间,故宫古建筑的保护修缮的规模比较有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故宫大量古建筑保存状况堪忧,紫禁城的许多地方都堆放了垃圾。”谢安平介绍,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故宫博物院准备重新开放。此时的故宫里,除了中轴线的建筑较为完整以外,到处是残垣断瓦,杂草丛生。一张旧照讲述了1949年到1950年期间,故宫清理渣土的情形。“当时,故宫西墙下的垃圾、渣土堆得像城墙一样高,工人可以从垃圾堆直接走到高达10米的城墙上。”接管故宫的北平军事管理委员会下令“以参观券收入作一般保养工程费用不必缴库”,并拨专款修缮破坏严重的建筑。

“当时,故宫还没有完善的古建修缮队伍,只有一个称为‘总务科’的机构,底下有零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匠人,这些人力远不足以为故宫的整理修缮做出系统的规划。当时的管理者对此非常重视,专门为故宫抢险组建了工程小组。”这个最早的工程小组由当时还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工作的古建专家于倬云、李方岚和故宫的宋麟徵三个人组成。

“小组一成立,就对故宫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很快拿出了故宫历史上第一个五年整治与抢险规划。任务有四个:一是抢救危险建筑,二是疏浚金水河,三是清理垃圾,四是增加上下水管网。”一年过去,小组带领工人们完成了大小工程21项。到1953年,总计清运出垃圾25万立方米,疏通2100米内金水河,从河中挖出淤泥5000立方米,修整古雨水沟18公里,并增设了5公里长的污水管道,改变了故宫残破的面貌。

开启我国古建防雷之先河

1949年,故宫工程小组成立后,慢慢有了自己的“自营施工小队”,“不过这时候的队伍力量还比较零散,只能维持故宫古建的基本日常保养。”1954年,故宫的古建专家单士元提出:故宫的古建修缮不光需要施工队伍,还需要研究队伍、管理队伍、工程技术人员等,这个观点受到了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的重视,促成了1954年修建处的成立。于是,于倬云被从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正式调入故宫,开始担任修建处古建设计组组长。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