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中国古建筑材料中石灰的生产与使用

来源: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中心 作者:李艳红 更新于:2020-9-10 阅读:

新石器时代,将“木”、“土”、“石”等天然材料作为建筑的基本材料。

石灰,是应用最早的胶凝材料,古希腊人在公元前8世纪已在建筑中使用石灰。

中国也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使用石灰。从仰韶文化的半穴居建筑到龙山文化的木骨泥墙建筑,从夏商周时期的宫式和高台建筑、秦汉时期的砖瓦建筑、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到近代的历史建筑等,石灰一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

本文主要从考古发现及文献资料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石灰的使用情况及生产工艺。

-I-

古遗址中的石灰使用情况

经考古发现,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很多遗址中均有光滑且坚硬的“白灰面”,如河南郑州的二里岗遗址、陕西宝鸡的斗鸡台遗址;

有的甚至还经过烧烤处理,如蒙城尉迟寺遗址;

有的先用有的先用草筋泥、红烧土铺平,而后再用“白灰面”墁平,如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和辽宁建平县喀喇沁河东遗址。

这些做法除了使地面平整、坚固,同时在采光、防潮等功能方面也相应有了改善。

河南洛阳的王湾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特别厚,内含仰韶文化(王湾第一期文化)、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期(王湾第二期文化)和龙山文化(王湾第三期文化)三期。

其中王湾第一期文化的房基均为地上建筑,居住面为草拌泥红烧土面,表面坚硬龟裂;也有白灰面地坪,类似三合土,十分坚硬平滑。

如房基F1,第一层的硬居住面为石灰质,厚5cm。

王湾第二期文化建筑的居住面以白灰面居多。即从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石灰了。

然而,白灰面的第一次发现却是在安阳后冈遗址。

1931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在安阳后冈遗址(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1100年)首次发现了一层白色石灰状物质,因不确定其名称和用途临时称其为“白灰面”。

后冈遗址是一处龙山时期的大型村落遗址,该遗址中抹白灰面的房址有31座,白灰面厚2~6mm,层次均匀,表面光滑。

这些白灰面不仅抹在居住面上、墙上、门道内,而且还抹在窖穴的周壁和底部,有的还抹在柱洞壁上;施用白灰面不仅光滑美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潮,如F11和F12。

另外在一个窖穴(H8)中遗存有未烧透的石灰石,在这些石灰石上还沾着石灰渣。

房址F11,木骨垛泥墙,居住面为一层白灰面,保存较好。考古发掘图如下:

房址F12,土坯墙,室内有五层白灰面。土坯墙内外皆抹以细黄泥,在内墙上还抹一层草拌泥,并在其上抹白灰面。在修建过程中,曾多次粉刷墙面,因而墙面上留下了多层草拌泥和白灰面,发掘现状图如下:

△后冈遗址的房址F12

在龙山时期人工烧制石灰技术的发明,土坯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白灰面防潮设施的广泛使用,是房屋建筑技术较仰韶文化时期的一大进步。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