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泉州洛阳桥——我国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来源:那年那月那人 作者:天敏 更新于:2020-9-10 阅读:

泉州洛阳桥又称万安桥,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佑五年(1053年)兴建,嘉佑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著名的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洛阳江是今泉州市和惠安县的交界,古代则是闽、粤北上的陆路交通孔道,现在仍然是福州、泉州、厦门往来必经之地。江面水阔流急,没有建桥以前,行人必须以舟楫过渡。这个渡口很不安全,风涛起时,渡船常常失事。古人为表达他们能万无一失地安全过渡的祝愿,特意取名“万安渡”。后来桥建成了,就称为“万安桥”。“洛阳桥”是“万安桥”的俗名,此名颇可引人起“风景依稀似洛阳”之思,诗意盎然,因之不胫而走,便掩盖了“万安桥”的本名。

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至1048年),泉州人李宠,率众在洛阳江中建造石墩,架上木板,作为浮桥,以利通行。只是单薄的浮桥时常被风浪冲垮。

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历六年之久,终于建成了这座跨海石梁式大桥。大桥长1200米,宽5米,有桥墩46座。桥上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据说象征着建桥的500个桥工,28个技师),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用以镇压风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守候桥头。建桥共耗银1400万两,全募自于民间。蔡襄在母亲的支持下,变卖了自家田产的八停,捐给了洛阳桥工程,堪称表率。

北宋的工匠们在洛阳桥建造过程中有三大创举,著称于世。

一是创造性地使用了“筏形基础”。建桥之始,先在与设计桥身垂直的水底,用石块铺出宽度远远超过桥身的石堤坝作基础,再在石堤坝上修筑桥墩,桥墩上架石梁。洛阳桥的筏形基础宽达25米,长500余米。

二是创造性地运用了浮排架设桥梁的技术。构成桥梁的条石,每块长约12米,宽度、厚度约0.5米,总重在7吨以上,受当时装备条件所限,根本无法吊装。建桥者们在涨潮之际,用木排运载石梁,载入两桥墩之间,待潮退后,石梁就轻易地安放在桥墩上了。这种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激浪涨舟,浮运架梁”。

三是巧妙运用“种蛎固基”法的生物技术。为抵御浪潮对桥墩的冲击,建桥者根据牡蛎总要附在其它物体上生长,而且一旦粘附上去便永不分离的特性,在桥墩和桥基上养殖牡蛎,用繁殖“蛎房”的方法来胶固强化桥墩与桥基,这种生物技术的巧妙运用,在当时史无前例。

12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