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7年间,把220座古建筑修缮成文化高地

来源:百家号 作者:浙江大小事儿 更新于:2021-9-9 阅读:

7年时间,修缮220座古建筑。修好后的古建筑成了村文化礼堂、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乡村艺术会所、非遗展示馆、红色教育基地……我县通过整县推进“百幢历史建筑工程”,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新时代文化高地,构建了更趋完善的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年修缮220座古建筑

如今的古建筑,大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末尾,如果不修,很可能撑不了多久。

“我们肩负着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责任。”县政协副主席、县百幢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盛丹平说。

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需要实物来佐证。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我县新发现10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主要为传统木结构建筑,分布在全县各村落。当时,盛丹平和同事们既骄傲,又觉得责任重大,他们向县领导建言:修缮古建筑的确要花不少钱,但每年挤出一两千万元,还是做得到的;现在不修,等过几年古建筑倒塌了,就无法挽回了。

2013年,我县启动“百幢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程”(以下简称“百幢工程”),以3年为周期,共修缮100座历史建筑,旨在提升浦江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水平,并带动村民提升保护意识。

2016年,第一个“百幢工程”结束,100幢古建筑维修完毕,由于各个乡镇的意愿十分强烈,次年又开启了第二个“百幢工程”。2019年,第二个“百幢工程”结束,各乡镇仍然有需要,所以又增加了20幢,于当年完工。截至2020年,全县共投入资金1.6亿元,修缮古建筑220幢,修缮面积达15万平方米,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凸显。

难得的是,这种重视历史、重视文物的理念成为我县多届领导班子的共同理念。从2013年到2020年,这个项目一做7年,历经3任县委书记、4任县长、5任文化局长,一直坚持到今天。

队伍复活众多老技艺8支

说起“百幢工程”,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张智强最自豪的是,这个项目不但是全省最早的古建筑“整县保护”工程,而且始终在往前推进,每一年都能顺利完成进度。

总结“百幢工程”在操作上的经验,张智强认为最重要的有这样几点:一是由政府投入为主。二是创造性地以乡镇为签约主体,由乡镇来协调工程推进中的种种难题。三是采用了竞争机制,先准备好的地方先修,如果一个入选项目所在的乡镇没有准备好资金,就调整到下一期,而准备好的候选项目可以替补上来,这样确保了工程的效率,保障了进度。

在专业性方面,“百幢工程”有项目管理专项经费,用于工程技术指导、工程项目文化内涵挖掘等方面的支出外,还采取了政府统一招标、确定资质的方式,选择了8支队伍来进行修缮。

12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