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多措并举提高文物古建保护和防灾减灾能力

来源:百家号 作者:中国民族建筑 更新于:2022-3-11 阅读:

“建议以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工作模式探索为突破口,文物部门持续推动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文物、科技等相关部门,指导各专业单位继续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推动基础研究、新技术应用等,研发文物建筑重大安全风险的早期发现、系统防控、应急处置技术体系等。”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就如何提升文物建筑防灾减灾能力提出建议。

近年来,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对我国文物造成的损害明显加剧。据统计,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甘肃、陕西等地2处世界文化遗产、14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大量的文物保护点不同程度遭到损坏。2021年汛期,河南、陕西、山西等省份受持续特大暴雨极端天气影响,2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毁,主要是屋面漏雨、古城墙坍塌和文物建筑垮塌等。

深入分析近年来我国文物建筑遭受的自然地质灾害,张自成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文物建筑致灾风险多、抗灾能力弱,同时防灾整体水平不强。

“文物珍贵脆弱、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产权复杂,防灾减灾工作既是系统工程,也是专业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张自成建议,健全中央层面协调机制,文物、应急部门开展文物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掌握房屋建筑、桥梁、宗教场所、博物馆、旅游景区等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数据。探索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图编绘,与气象部门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文物灾害风险预判、防范和统筹部署工作。

近年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针对文物建筑保护与防灾减灾问题,多次举行专题培训座谈会,就古建筑的防灾减灾与修缮加固,古建筑的保护与现代防灾规划技术与管理,古建筑保护中的防灾减灾问题综述,古建筑的消防现状调查和消防对策,古建筑防灾减灾整体解决方案与案例分析,古建筑的修缮、加固与开发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在古建筑恢复与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从灾前预防的前瞻理念到灾后抢救的创新技术,从受灾文物应急保护的具体做法到防灾减灾理论体系的搭建,对我国文物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提升,和文物建筑保护的安全防护水平整体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物古建保护,任重道远。提高文物古建防灾减灾能力,是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亟须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之路。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