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让文物活起来” 陕西高校“黑科技”助力文物保护修复

来源:百家号 作者:陕西精彩事 更新于:2022-12-28 阅读: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薛建阳所带领的学术团队,围绕中国古建筑的残损调查、安全性评定、维修加固等方面开展了二十余年的研究与探索,已成为国内古建筑研究领域有着较高影响的一支力量。薛建阳带领团队运用现代试验技术及理论对我国古建筑的结构特性、结构演化过程及抗震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的应县木塔是木结构古建筑中的明珠,此前由我们学校专家们承担了应县木塔的结构残损调查及鉴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将组成木塔的11万余个构件逐个拍照、测量、定损、绘图,并建立了三维数据库和残损信息库。这也是应县木塔有史以来最全面、系统的残损调查建档,为下一步木塔的维修加固提供了最直观的第一手资料。”薛建阳介绍,目前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西安钟楼、韩城城隍庙等文物建筑的安全性鉴定和加固保护工程中,社会效益显著。

薛建阳所在的“古建筑保护与传承”创新团队,是一个基于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古建筑预防性保护“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拥有集建筑、结构、力学、材料、信息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技术力量,将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引入到古建筑保护领域,开发智能监测装备及智能预警平台,实现对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多年来,团队在古建筑保护及修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我们团队最新申报的秦创原项目中,还将基于云服务器监测系统框架研发数字化古建筑监测预警云平台系统,可根据不同的古建筑保护项目需求随时调取和填充数据,实现古建筑结构健康状况智能化评估与预警,这可为我省、我市古建筑预防性保护的全面落实提供可靠技术和设备支持。希望我们的工作,能为更多古建筑注入强有力的‘隐形钢筋’,使其历久弥坚。”薛建阳说。

聚集数名专家学者丨组建交叉创新团队

“发掘于西安南郊凤栖原西汉张安世家族墓葬群的彩绘漆箱残片,如何让其魅力重现?其数字化复原,就来自陕西科技大学。目前复制品保存于陕西省考古博物馆,作为数字化修复的代表展出。”据陕西科技大学硅酸盐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王莹老师介绍,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依托硅酸盐、人工智能等学科成立了硅酸盐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致力于用科技力量开展文物的鉴识、保护、传承、创新研究,目前该校的地下文物保护研究已从硅酸盐质文物领域拓宽到陶瓷、漆木器、青铜器等领域。

据了解,陕科大“陕西省地下文物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聚集了数名专家及40多名热爱文保科技的学者,组建有“有机质地下文物团队”“无机质地下文物团队”“地下文物科学解析及应用技术研究团队”“地下文物保护利用测试分析中心”四个交叉创新团队,开展了古陶瓷研究、文物健康评估、文物病害防护、3D数字修复等一系列工作。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