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中国历代古建筑的演化

来源:百家号 作者:辉耀观人居 更新于:2023-8-10 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表现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建筑风格体系。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我国的古代建筑是祖先们高超的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它们就像是一副悠扬绵长、耐人寻味的古典画卷,侵袭震撼人们的心灵。中国的古代建筑承袭着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文化发展的印迹,所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静默生动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上其他建筑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我国的古代建筑主要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我们不妨一起讨论一番。

从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或者更早)到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之前,原始人初期的建筑大致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由单树巢居向多树巢居,再到干栏建筑的巢居发展序列;另一种是从原始横穴到深袋穴,到半穴居,再到地面建筑的穴居发展序列,这些建筑技术和工艺成为之后中国建筑体系发展的渊源。

穴居中的土木混合的构筑方式,成为以后夏(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商(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直至今日延承的中国建筑文化的主线,而巢居中的木构技术则成为以后木构建筑千变万化的基础。后来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国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形成了简明的组织规律,即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的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构成组群。这不仅是中国民居的基本形式,也成为园林和皇城建筑的构建基础模式。

从夏朝至战国的一段时期,由于奴隶制度的建立,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得进行大规模工程有了可能。经商周(公元前1600年——前256年)以来,木构架不断改进,并逐渐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多种新技术的出现和人力集中的可能促进了高技术、大规模建筑的产生,商代时形成了在夯土台上建造宫殿和城垣的高台建筑模式,以宫室为中心的不同规模的城市也开始出现。奴隶制的发展使建筑出现了等级制度,随之产生了专司管理工程的职务,后来各朝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工官制度。

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发展阶段。封建社会建筑的形式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加之生产方式的进步,带动了工农业、商业的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也从各个方面得以体现。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工程技术专著《考工记》中已经有了许多建筑技术的记录。另外书中还记录了一些工程测量技术。随着社会的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规模世巨大的宫殿、庙宇、陵墓和水利、军事防御等工程。

12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