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为文物“治病保身家”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4-7 阅读:

  在青龙镇考古大展上,有一个唐代长沙窑褐釉瓷拍鼓,这个造型优美流畅的拍鼓从考古人员交到杨蕴手中时,只是一大堆碎片。在这一大堆“疑似拍鼓遗体”的碎片里面,杨蕴找了半天发现,不少碎片根本不是拍鼓身上的。剔除“混入者”,最终拼出来的形状只有小半个拍鼓。还好,拍鼓的形状是左右对称的,通过镜像复制,杨蕴最终复原了拍鼓的另半边。当然,这样做也要有可靠依据。正好,有位上博专家在景德镇见到过一模一样的拍鼓,并拍下照片发给杨蕴,其理论也得到考古人员的认可。“我们在修复前,一般先要有一个修复方案,要得到陶瓷部、考古部的认可,最后确定下来才能着手进行。”

  文物修复原则都是要达到可逆

  瓷器上往往有精美的工笔彩绘,一旦发生残缺、断裂,就得接笔。这一点,非常考验修复者的美术功底。“我们书法绘画都要学,要知道缺损处起笔落笔的地方,如何布局,对色彩也要敏感,补上去的颜色得调得跟原来一模一样。”杨蕴的办公桌上放了各种笔刷,但颜料并不多,原本她只用红黄蓝三原色加白和黑,后来又加了常用的玫瑰红,所有的颜色都用这些调出来。这些颜料是进口喷漆,杨蕴介绍,每个人习惯不同,有些人用丙烯,但她用喷笔比较多。“丙烯适合手绘,有时我也结合着用。”

  杨蕴说,所有文物修复原则都是要达到可逆,包括着色剂、黏贴剂等可以用丙酮等清洗掉。“陶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样做,也是为了方便材料更新以后,可以重新修复,也是将对文物的二次损坏减到最小。”

  “新《文物法》出来后,对文物时刻要有安全意识,有新的技术应用也是好事。”杨蕴说,有些陶瓷是有裂缝的,往往肉眼难以察觉,但如果直接在上面翻模,可能会造成裂缝延伸,使用3D打印设备可以在不接触文物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扫描,除了减少二次损害,还可以做镜像输出,比如修复拍鼓时就用到这样的技术。

  尽管“精细”“修好后看不出”一直是上博文物修复的强项,但如今的修复工作也有新的理念融入,包括在修复的同时尽量少干预和影响文物,避免遮盖、损失原来的信息。杨蕴介绍,如今,国际上常用的是可鉴别修复。

  上海博物馆会根据文物的具体损坏情况,有针对性的对部分文物做可鉴别修复。比如2012年幽兰神采元青花大展上,有一件元景德镇窑青花鸳鸯莲池纹套盒,在修复时,杨蕴就吸收可鉴别修复理念,将100多片碎片黏贴后,缺失部分的图案并没有做添补,让套盒保留了一块空白。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的确没有图案依据,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缝隙两边的青花图案不因覆盖性修复而被遮掩,使观众可以清晰欣赏到花纹和釉色。“就像维纳斯一样,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