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为文物“治病保身家”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4-7 阅读:

  她手中还有一件修了多年的青铜器,根据造型和纹饰考证,应该是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的青铜觥。觥是一种酒器。这一青铜觥曾在大跃进时期被当做废铁烧掉,当年,上海博物馆已故馆长马承源把它从废铁场里救下来,放在库房许多年了。“因纹饰非常精致,缺损太多,修复难度很高。之前有前辈修过,没有修好,一直放着。”不过,上面精美的凤鸟纹引起钱青的兴趣,她把这尊破碎的青铜觥从库房拿出来,按照已有的部分补上残缺,先做初步的胎,再做倒模、浇铜,铜片做旧。如今,青铜觥的主体部分已经补好,精密的花纹通体一致,但背后有一大块缺损。因为这件觥很特别,是椭圆形的,找不到依据,没办法继续做下去,只好又放下了。

  尽管背后缺损,觥的“鋬”(把手)却早就做好了,只是无处安放。钱青介绍,鋬也是通过找到的图片资料做的,上面雕刻的兽头图样根据同时代出土器物的纹饰对比,至少摆上去,别人不会说错。“凭空做个鋬不是比补上背后缺的那块更难?”记者好奇地问。“鋬可以从图片资料上看到,但背后那块由于被鋬遮挡,照片里看不到细节,没依据就不能做,除非看到实物。”钱青说得很坚定。

  类似这样的残破青铜器在上博库房还有许多,要将它们修复如初,花费的时间可能长达数年。“如果这件觥修出来,肯定放中心柜位置的,因为觥本来就少,圆型的觥就更少,而且纹饰如此精细。”钱青还记得,这是马承源先生当初的原话。

  这个完整度已达80%的青铜器不能就这么陈列出去吗?钱青摇头:“我们的理念和国外不一样。国外一般的文物修复类似考古修复,颜色与纹饰相近,有的还特地用线条和颜色区分出来,而中国人的理念是要完美、完整。完美修复和一般的考古修复相差很多,难度也相差很大,我们等于是过去古董商的修复,以前他们用这种技术制作赝品。”钱青准备请学术部门专家一起讨论、找资料,希望青铜觥可以在她手里早日“重生”。

  记者手记

  向工匠精神致敬

  要去采访上博文物修复专家,其实并不容易。两位老师傅都很忙,只能抽出一段午休时间跟我聊。

  也许是因为这份工作的神秘性,不少公众都想看一看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情形,尽管上博也有在东馆开放文物修复的计划,但实际操作难度不小。首先,在大家的围观下工作,文物修复师心态会受到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不是真人秀,有可能连续几天,观众都看到我们在做单调重复的除锈工作”。

  “修”的过程真没什么好看的,盯着看几个小时的除锈,观众难免会感到枯燥无聊。真正有趣的是修复前后的反差对比。外国修复只要黏上就好,但在中国一向强调的是完美、圆满,就像钱青手里那个修了多年的青铜觥,没有补上最后一块,绝不肯以残躯呈现在公众面前。就是这种对“完美”的苛刻追求催生出传统修复技艺,以及承载于技艺之上的工匠精神。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电话:0931-2216666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